禅茶一味,心留余香——制茶师阿哲和他的乌龙茶
文有文话,茶有茶语。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它可独酌,也宜共饮,“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六腑皆芬芳”。话茶吟诗、饮茶谈经,啜饮润心、酬和怡情,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兴。“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王蒙说:“茶是魂,是韵,是趣味,是机智,也是微笑与漂移,舞蹈与飞升。”说到底,茶与文所蕴含的无不是茶人与文人的人生情怀、生命体验和情感表达。
阿哲乌龙茶的创始人林世哲,从小便与茶结缘。1979年阿哲出生于台湾南投县,父亲林泰山先生是当地有名的制茶师。他自小就在茶园里、制茶间里玩耍,接受茶艺的熏陶,那时正是台湾经济起飞的时代,冻顶乌龙茶供不应求,阿哲便是在茶香四溢中长大的。
大学毕业后的阿哲并没有接手家族茶园,而是顺应时代潮流,成为电磁实验室里的一名工程师,他秉承制茶人的认真、执着,以公司为家,一做就是十三年。在苏州分公司实验室的工作时,阿哲认识了现在的太太,一个温柔的安徽女孩。2013年春天,为了陪伴妻女家人,阿哲毅然辞职回乡,接手祖传的茶园。
然而时代变迁,制茶工艺也在悄然改变。受高山茶轻发酵的影响,冻顶乌龙产区的很多人都放弃了传统工艺,转做轻发酵。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轻发酵的茶偏寒性,再加上平日里空调、冷饮、熬夜、油腻饮食等生活习惯更是让人体进入全面虚寒的状况,常饮并无益于人体健康,而传统的工艺却能通过发酵、焙火让乌龙茶的茶性更温和,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阿哲立志让人们喝上更健康的乌龙茶,从此走上一条漫漫探索之路。
阿哲结合现代管理经验与传统制茶工艺,对茶园管理进行细致入微的探索,从土壤管理、茶树管理到制茶、焙茶等等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力求找到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续发展、探索最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制茶工艺。
在茶树品种方面,阿哲选择了最难管理、产量低、采摘时间比较晚的青心乌龙品种,虽然不利于销售,但它是茶友们多年饮茶经验反馈的喝着最舒服的茶。这其中不仅涉及目前茶学研究的科学范围,还涉及中医对人体和草药的经验,具体到茶的探究阿哲在潜心做更多的功课。
管理方面阿哲也遇到一些问题,冻顶乌龙需要有一定的量才好控制做青工艺,管理得当、采摘整齐的鲜叶原料是基础,制茶工艺才能更好的发挥。但是台湾土地可以买卖、继承,所以冻顶乌龙核心产区茶园分散,很难有大规模集中管理的茶园,管理成本就居高不下。加上台湾人口生育率极低,本地的采茶工从少女变成了阿婆,逐渐退休了,只能逐渐请外来的雇工来采茶。阿哲追求精益求精,因此在采摘方面需要不断地强调一牙两叶、三叶,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阿哲在茶叶种植与加工的探索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与老一辈思想观念的冲突。阿哲父亲制茶五十年,年轻时师从茶叶改良场吴振铎场长,但那个时代关于制茶的持续培训与学习不多,后来的生物化学的研究老一辈更是不太了解,只是守着自己的经验。而像阿哲这样的新茶农回乡,头脑里有学习计划,擅长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渠道寻找学习资源,研究工艺原理和工具技术变革,大跨度的探索节奏难免让老一辈心里打鼓,担心茶被做坏了。阿哲没有说服父亲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他用五年时间获得父亲的认可,最终父亲坚信他能管好茶园、做好茶,放手让阿哲去做。2019年,阿哲注册了产品商标“阿哲的乌龙茶”,他说他将在新的时代坚守传统工艺,用一生的投入,将乌龙茶进行到底。
阿哲用诚心构建起一座茶与人沟通的桥梁,太太也做起了冲泡、品饮等茶文化的功课。他们把工作室取名坐忘茶居,ZuoWang Tea Home,“坐忘”出自《庄子•大宗师》里颜回向孔子问学的故事,离形去知是生命的自在,若是茶友问起不便解释,便说是“享受茶的时光会让人坐着坐着就忘了……”,至于忘记什么,因人而异。“居”翻译成Home,一是阿哲以茶养家、以茶传家,二是因为茶在人类社会中传播,建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家一样温暖。
禅茶一味 ,心留余香。茶是大自然和天地间的一个纽带,是人们对生活的享受,是提神的佳品,更是情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 茶文化千百年历久弥新,除了刻意的保护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还应该感谢一直默默守护的制茶师们。我们祝福像阿哲一样的潜心制茶的大师,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惊喜,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乌龙茶的独特魅力与文化。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是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玉雕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玉器。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