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玉雕文化,传承艺术匠心--记揭阳市迪伯卡珠宝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建华
广东揭阳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本不产玉,却被神奇的揭阳人做出了巨大的玉石产业。享有“中国玉都”乃至“亚洲玉都”这两个称号。上个世纪初期,在广东揭阳的一个小山村阳美,有些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收购旧玉器加工,这可谓是揭阳玉器的开端。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用手工加工玉器,成为阳美农民补贴家用的收入来源。新中国成立之后,阳美加入到玉雕行列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家庭作坊就此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之后,家庭作坊逐渐多了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玉雕行列,加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阳美玉雕得到了迅猛发展,由此也孕育一批又一批的玉雕艺术大师们,青年玉雕工作者陈建华便是其中一位。

1990年出生的陈建华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揭阳人,荣获一级/高级技师、亚洲玉雕大师的称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他从小便深受周围艺术的熏陶,自幼对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展现出不俗的艺术天赋。十几岁时,陈建华开始接触玉石文化,步入社会后,涉猎于各种艺术,喜欢培养制作盆景,特别是对微型盆景情有独钟,独到的艺术见解,超强的艺术想象力,别具一格的审美能力为他以后从事玉雕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6,陈建华专攻玉石雕刻及设计,师从阳美老工匠林凯涛学习玉石的雕刻及设计技术。他孜孜不倦,刻苦专研,在工作过程中能自觉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创作中,并不断加以总结,同时虚心学习、研究其他艺术门类和同行者的长处与经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也丰富自己的人文素质。就这样,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从2007年开始,陈建华以和田玉为主、翡翠为辅,埋头于玉雕创作。其玉雕作品紧紧贴近市场需求,不仅仅把阳美玉雕的“奇、巧、精、特”风格与精华恰到好处地传承发挥,还契合眼下的多元化需求,以独特的创意与设计,去抢占更多玉雕加工市场的份额。

在创作时,他坚持“简约、精细、大气”的原则,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现代雕塑艺术等优点,集众家之长,使作品尽可达到造型优美,自然生动,既符合现代人欣赏的趣味,又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雕刻时则坚持以雕工精细,多种技艺相结合的手法,根据不同材质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雕工技法(如圆雕、浮雕、深雕、镂空、线刻),真正做到简繁结合,使作品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既体现出了雕刻技艺,又能很好地展示材料的完美特质。
2010年陈建华创办了玉雕工作室,开启了自主创业模式。2016年创建揭阳市迪伯卡珠宝有限公司。自主创业以来,陈建华创作、加工与销售的玉雕作品以小摆件、镶嵌件与挂件为主,他在玉雕这一行的到同行们的认可,作品受到了玉雕爱好者们的欢迎,很快就小有名气。

2017年陈建华被茂名市雅玉轩艺术馆聘请为艺术总监,揭阳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很长一段时间,陈建华都是这样勤耕不措,呕心沥血的去创作优秀作品,对于荣誉积累的觉醒却是姗姗来迟。直到客户不断地提醒他,作品再好,缺乏行业权威技术职称以及行业评奖等荣誉的定位,推广起来还是少了一些强而有力的佐证。他才惊觉原来还可以用这些来让发展的脚步迈得更快。

2018年,陈建华开始主动出击,2018年9月12日玉雕《鼓神》获揭阳市工艺美术”莲花奖”金奖;
2019年5月20日玉雕《封侯拜相》获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2019年9月9日玉雕《大自在》获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岭南工匠杯”金奖;
2019年10月2日玉雕《武财神》获揭阳市工艺美术”莲花奖”金奖;
2019年玉雕产品《碧玉珠链》和《平安扣》入选首届揭阳十佳旅游手信“文创工艺品类”等等……
陈建华的作品到领导、客商、收藏家和同行的高度赞赏,多次在国家级及省市级各个评比中取得好成绩,也成为他砥砺前行的动力,2019年陈建华在《广东工艺美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不琢巧雕共和谐》--也谈“美玉不琢”,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

作为玉雕行业中的一员,陈建华深知将中国玉文化继续弘扬和传承下去是每一个优秀的玉雕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所以自创办玉雕工作室后,就把培养新的玉雕技术人才作为己任,先后带出60多名艺徒,不遗余力的教授学员,使他们成为了业内新秀,为中国的玉雕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这是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