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百科

轻巧之物刻画世间万象,核雕李长莉

轻巧之物刻画世间万象,核雕李长莉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也细致入微。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均有核雕,较有特色。



李长莉,1982年生于文化艺术圣地,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李长莉自幼便喜欢上了美术绘画,课余时间总喜欢在本子上画各种动物、花草,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真是因为年幼时的爱好,为她后来从事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确凿见于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是明代之物。《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明人魏学洢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虞山(今苏州常熟)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明代王叔远精雕之桃核,邢献之精雕之核桃,夏白眼精雕之橄榄核可谓之核雕三绝,其作品传世绝少。



十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核雕技艺,从此便迷恋上了这项艺术创作,于方寸之间,通过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各种作品,那种喜悦与成就感也只有自己能体会。后拜徐月明为师,系统的学习了核雕技艺与核雕的创作技巧。尤其擅长弥勒雕刻,所雕刻的每幅作品,一张张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笑脸总能让观者心情愉悦,喜笑颜开。或许这就是李长莉所带给别人的快乐。



李长莉之前就很喜欢工艺品,喜欢做手工之类,有天在家做刺绣无意中看到电视上报道的核舟记,以及后来,当她接触到核雕的那一刻起就被它深深地吸引,小小的核上竟能刻画出世间万物,那时起决心从事这个行业,开始了自己的核雕生涯。
为了雕好人物的表情,会视频里去找某个人物,然后截屏下来,有时也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做出要做的某个表情,照样子做,力求每个脸庞有不一样的表情,还有每个人的姿势形态各异。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想要做出好的作品就需要不断磨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十多年的从业生涯里我愈发觉得核雕艺术的广博,我愿泛一叶孤舟于其中,不断提高自己,追求艺术上的升华。
相关词条
闻艺热读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