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军,男,1966年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市,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中国国家高级技师,中国玉石巧雕大师,阜新市玛瑙协会副会长,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辽宁省特级玉雕大师,曾师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邵景兴。
从艺30多年,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奖项,工作过程中兢兢业业,善于将山子、动物、花卉、器皿等融为一炉。巧妙营造作品的环境气氛,为重点中心人物写神是他的绝妙之处与神来之笔特色所在。他与雕刻的缘分缘于1989年,他在阜新人民广播电台听到阜新市玛瑙雕刻学校招生的新闻,便兴奋去报了名,于是他便开始了几十年如一日的雕刻技艺的学习。1990年,他到深圳继续学习玛瑙雕刻。三年后他回到阜新办起了自己的玛瑙雕刻厂。
他的雕刻作品除了人物、动物还有山水、花草,作品应用俏色而不依赖俏色,在俏色中他大胆地将雕刻技艺融汇其中,使其作品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马宝军的眼里,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生命的,只要用有思想的设计和直面灵魂的一刀一刻,顽石就能焕发出绝美的艺术魅力。《阿诗玛》就是一件精彩之至、美轮美奂的作品。这本是一块普通的玛瑙石,作者用巧色雕将朱红色玛瑙雕刻成阿诗玛高耸的帽子,帽子上天然的“白鹭戏水图案”可谓神来之笔。帽子顶部保留了部分天然的玛瑙石皮,给人以自然的美感和想象空间。含情脉脉的阿诗玛,微翘的嘴唇,白里透红的脸庞,彰显出少女的纯真与美丽。创作中马宝军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细致观察,他还巧妙地在阿诗玛耳朵的上部雕刻了几朵淡青色的山菊花,头后部雕刻了多条红玛瑙串珠,从而使作品更加趋于完美。《阿诗玛》面世后轰动一时,一些玉雕界前辈在评价这件作品时,用了“来自灵魂深处的美”、“思想美的典范”这样的评语。
现在的他已经是阜新市玛瑙协会副会长,阜新宝军玛瑙玉雕厂厂长,因其常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和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在中国玉雕界享有“辽西鬼才”之美誉。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
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是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玉雕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玉器。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