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百科

稷山彩塑非遗传承人吴高志: 百年匠心 始于传承

稷山彩塑非遗传承人吴高志: 百年匠心 始于传承

       稷山彩塑,是我国传统的雕塑工艺,是待泥坯阴干后,先上粉底,再施彩绘的一种雕塑。2018年名列稷山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材质、摆放位置与其使用范围可分四类: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等。彩塑技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程序严格、流程复杂,是一代一代的民间艺人在漫长实践过程中积累,在尊崇前人规范时的不断创造与丰富,才使得稷山传统彩塑历经千年而流传有序。
       作为稷山彩塑非遗传承人的吴高志,本就是土生土长的稷山人,分别于09、10年在湖南科技大以及清华大学研修学习后,毕业至今,在中国著名雕塑企业、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西宇达集团雕塑中心工作,创作了大量雕塑作品。

       2016年5月4日,稷山青年雕塑师吴高志的作品《上善若水》入选湖南省画院美术馆举办的“精神视觉——2016青年美术家五四提名展”。
       该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作品941件。经过细致认真的评审后,174位青年美术家的作品入选提名展。吴高志的雕塑作品《上善若水》用大写意的手法塑造了老子的震撼形象,中间部分以镂空艺术手法表现老子的满腹经纶,两端部分以翻涌的海浪表达老子善行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整个作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刚柔相济,艺术地体现出老子的思想精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017 年5月17日,为实现姚奠中先生的夙愿,由山西省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发起创办的奠中书院(山西河汾国学培训学院)在太原市景峰大厦宣告成立,雕塑师吴高志先生向书院捐赠了姚奠中先生塑像。

       2017年8月20日山西艺术节系列展览活动在太原美术馆开幕。值得一提的是,雕塑作品方面,此次运城市唯一入选的是稷山籍青年雕塑家吴高志的《戏说钟馗》,作品借助夸张、写意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憨态可亲又不失威武凶猛的钟馗形象。该作品以青铜为材质,从构思到创作历时一年多时间,在展览上受到参观者点赞。

       其雕塑作品《道法自然》曾在日本、韩国展出,《修复》《万物生》《戏说钟馗》等在太原、广州等地展出。
      2018年,吴高志开始在运城市成立“稷山县高志彩塑研究中心”,非遗项目申报成立后,逐步加快了中型雕塑艺术工程。
      色泽鲜亮,柔软和韧性,是彩塑其特质,“神彩具足,栩栩如生”是吴高志毕生追求之形态。
   
相关词条
闻艺热读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