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邱启文 邱启文
艺术值
向Ta提问

邱启文,1995年7月出生于云南,当代翡翠雕刻师。18岁赴广东揭阳打拼,辗转多份工作后进入翡翠雕刻厂,受恩师吴清华指导,两年内掌握雕刻技法与鉴赏知识,成长为可独立创作的从业者。后遵师建议回云南瑞丽,在毛料市场钻研原石知识,结合专业书籍实践赌石,同时通过微商销售翡翠,凭真诚专业积累客户与资金。疫情期间瑞丽封城,他克服困境赴缅甸深入矿区,跟随货主学习原石皮壳辨别,理论与实践结合下专业能力显著提升。从打工少年到源头寻翠人,翡翠已从其事业化为融入骨血的热爱,在翡翠雕刻领域逐步站稳脚跟。

  • 姓名
    邱启文
  • 出生年月
    1995年7月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云南
  • 职业
    翡翠雕刻师

社会职务/身份

云南省珠宝玉石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缅甸珠宝翡翠诚信商家
德宏州雕刻协会副会长单位 德宏州雕刻协会优质珠宝商户

从艺经历

丨人物自述丨

1995年7月15日,我来到这个世界,那时还未想到,未来会与一抹翠绿结下跨越数十年的不解之缘。

18岁那年,我背着简单的行囊从云南出发,远赴广东揭阳闯荡。洗过油腻的盘子,端过餐厅的餐盘,也在工厂流水线上重复过枯燥的工序,每一份辛劳都在打磨着我的心性。直到进入一家翡翠雕刻工厂,命运才为我掀开新的篇章——第一次触摸到温润的翡翠原石,第一次看见师傅们用刻刀赋予玉石生命力,我便彻底被这门技艺吸引,从此踏入翡翠世界的门槛。

更幸运的是,在这家工厂里,我遇见了人生中的恩师吴清华。他不仅手把手教我翡翠雕刻的技法,从勾勒线条到精细打磨,耐心纠正我的每一个细节,更向我传授翡翠鉴赏的门道。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我潜心钻研两年,从雕刻新手成长为能独立完成作品的从业者,也在心里埋下了对翡翠更深的热爱。

后来,听从师傅“要懂翡翠,先懂原石”的建议,我回到云南瑞丽——这座充满翡翠气息的城市。初到瑞丽的毛料市场,形形色色的赌石让我大开眼界,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边啃读各类翡翠专业书籍,把理论知识记满笔记,一边牢记师傅的叮嘱,在实践中摸索赌石的门道。那段日子里,我见证过别人赌石“大涨”的狂喜,也亲身经历过自己切垮原石的失落,每一次成功与失败,都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经验,让我对翡翠的认知愈发深刻。

在瑞丽深耕赌石与雕刻的同时,我试着在微商平台售卖翡翠。隔着屏幕,我认真拍摄每块翡翠的色泽、纹理,细致讲解它们的特点与价值,没想到这份真诚与专业竟收获了不少认可。更让我振奋的是,通过微商卖翡翠,我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那笔钱不仅是对我专业能力的肯定,更给了我坚持走翡翠之路的底气,让我坚信自己选对了方向。伴随着事业的起步,我也因微商结识了无数志同道合的翠友,这份跨越屏幕的情谊,成了我翡翠之路上温暖的点缀。

可人生从不是一帆风顺。随着微商热度逐渐褪去,疫情又突然袭来,瑞丽按下了暂停键,全面封城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我心头。往日忙碌的日子戛然而止,我无业待在家中,看着窗外空荡的街道,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不知所措。但骨子里的韧劲不允许我就此放弃,反复思索后,我下定决心:去缅甸,到翡翠源头找货源,既然前路被堵,就自己开辟新的道路。

记得出发前,我站在连接边境的桥上,身上穿的那件紫色外套被风微微吹起。身后是熟悉的桥身,桥下是静静流淌的河水,望着远处模糊的边境线,心里既有对未知的忐忑,也有破釜沉舟的坚定——这一步,无论多难,都要走下去。

到了缅甸翡翠源头,我终于得以近距离接触到最一线的货主。他们常年扎根矿区,手掌上满是与原石摩擦出的厚茧,对原石的了解早已融入经验与直觉。我跟着他们跑矿区、蹲毛料仓库,听他们用带着当地口音的汉语,讲帕敢、莫湾基等不同场口原石的特性,教我分辨皮壳上松花的分布、癣的形态、蟒带的走向——这些从前在书本上抽象的“密码”,在货主的现场讲解与实物对比中,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从前在瑞丽积累的理论知识,在这儿终于有了最鲜活的实践支撑,我不仅摸清了源头货源的流通逻辑、价格体系,更在日复一日的观察、触摸与请教中,把翡翠原石皮壳的知识刻进了心里,专业能力也迎来了新的突破。

如今回望走过的路,从广东的打工少年到缅甸的源头寻翠人,每一步坎坷都成了垫脚石,而那抹始终萦绕的翠绿,也早已从一份事业,变成了融入骨血的热爱与信仰。

从艺感悟

初入此行,以为是追逐“一刀富”的侥幸,后来才懂,这是与亿年顽石对话的修行。那些被砂皮包裹的块状物,藏着板块碰撞的地质密码,也藏着“神仙难断寸玉”的行业箴言,从不是赌局,而是对自然馈赠的虔诚解读。

入行越久,越敬畏“审料如审心”的真谛。强光手电下的光圈扩散,是判断水头的玄机;皮壳上的沙粒粗细,藏着肉质疏密的答案。曾见“狗屎地”里开出高绿的惊喜,也遇过满皮松花却内里无肉的失落,渐渐明白:所谓慧眼,不过是把无数次“切垮”的教训,磨成解读皮壳与雾层的经验。

真正的行家从不信“一夜暴富”的神话。顺裂下刀的谨慎,保色避绺的考量,开窗见玉时的克制,每一步都是与风险的博弈、与价值的对话。我们最终收获的,不是称量财富的秤砣,而是面对蒙头料时“石头不骗人”的笃定,是将粗粝原石解出温润翠色时,那份不负大地光阴的底气。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翡翠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翡翠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翡翠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翡翠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翡翠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翡翠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玉雕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玉雕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玉雕
邱启文的作品-邱启文玉雕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从艺经历
  3. 从艺感悟
  4.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