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马绍龙大师早年学习玉雕,经20余年历练,其玉雕技艺炉火纯青。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攻微雕,在米粒般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均如闲庭信步,游刃有余。尤其在头发丝上刻的书法、人物、肖像最令人称奇,他曾在4厘米长的发丝上,刻上《兰亭序集》327个字的全文。
马绍龙自幼酷爱绘画雕塑,1958年入河南省南阳市玉雕厂研习玉雕设计制作,同时自研微雕书画,任该厂总设计多年。
1983年调入河南省工艺美术厂。
1988年成立马绍龙大师工作室主任。
1979年研制濒临灭绝被称为《稀世微雕宝珠》的微雕佛珠获1990年国家专利。
1981年开创微雕玉雕相结合作品,熔微雕玉雕艺术为一炉,其中白玉佛中佛已广为藏家喜爱。基于书画微雕功底深厚,依凭娴熟的刀法以刀代笔,在米粒般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均如闲庭信步,游刃有余。尤其在头发丝上刻的书法、人物、肖像最令人称奇。
1990年发雕《金陵十二钗》在台北展出时被誉为惊世绝作。
1992年在新加坡以2厘米人发刻308字创吉尼斯发雕世界记录,并保持记录至今。
2000年开始,更把微雕技艺直接用于玉雕作品之中,在白玉、翡翠、水晶、玛瑙作品上直接进行微雕,使人们在欣赏玉雕艺术的同时又欣赏到微雕绝技,填补了中国玉雕工艺史中玉器上没有微雕艺术的空白,创造出了微雕玉雕相得益彰的新型工艺美术品种,使玉雕作品更具欣赏收藏价值。
主要成果
1978年创作绿松石玉雕“迎春乐”和“田螺姑娘”参加南阳市全国玉雕人物评比,获一级品;
1989年创作“绿松石微雕链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希望杯;
1992年在新加坡举办微雕展览,并以2cm人发刻308字创吉尼斯发雕世界纪录,并保持纪录至今;
1994年发雕吉尼斯世界纪录作品和微雕作品“补天(小平像)”获国家七部委联合授予“中国一绝”,并获得最高奖“真绝杯”;
1999年微雕“五百罗汉图”获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世纪杯金奖;
2000年微雕“蒙娜丽莎”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2007年创作“和谐世界白玉微雕球熏”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这件作品改写了中国玉器史上没有微雕的历史;
2008年“白玉孙子兵法链刀”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
2009年玉雕“白玉观音心经牌”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0年“黄玉微雕金刚经五百罗汉链子瓶”获“百花玉缘杯”金奖、“天工奖”银奖;
2010年“白玉浅刻临岳飞前后出师表对牌”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2011年“白玉阴刻心经牌”获2011年中国上海玉雕神工奖(东明杯)金奖。
从艺感悟
很多人认为雕得很细就是微雕,其实那是细刻。二者的区别在于,微雕作品必须借助工具才能看清楚。
马绍龙说:这个只是工夫。从小练小,到现在熟能生巧了,完全凭感觉就可以写得又小又好。别人看起来小得不可思议,可对我来说已经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了。一般人只是工夫没有花在这上面,不然也可以搞成我这个样子。
黑头发不好上色,所以我用白头发。有些人也说自己是拿头发雕的,结果我一看啊,什么头发,猪鬃!搞这个的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真正的头发要比猪鬃细多了。不过这两者在英语里却都是一样的:“HAIR”,毛发不分,展览时,外国人一般就很难了解其中的区别。但我从来都是坚持用自己的头发,想想看,要是我实际用的是猪鬃,却说成是自己的头发,那不是骂自己吗?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人物评价
真是不可思议,在一根长仅2厘米的人发上竟能刻上308个汉字,然而中国当代微雕大师马绍龙做到了。马绍龙,是中国当代微雕界唯一被国家评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
这样精细到极致的东西如不是亲眼所见,是很难确定其存在的。来到马绍龙的家,虽然没能见到那件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发雕作品,却另有好些件宝贝让我大开眼界——玉雕、发雕、两种雕法的合成品以及由他本人研制并获国家专利的微雕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