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以岁月为笔,蘸匠心作墨,在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旁,王长柳用三十余载光阴,将对陶瓷的炽热热爱熔铸于每一道工序,更以“全能”之姿,打破陶瓷绘画的题材边界,在瓷面上绽放多元艺术光彩。从揉泥时对瓷土湿度毫厘间的精准把控,到拉坯时手腕与转盘浑然天成的默契呼应;从青花料研磨至丝滑细腻的反复调试,到施釉时厚薄均匀的数十次斟酌,再到入窑前对窑温曲线分秒不差的规划——他不仅精通制瓷全流程,更在绘画领域兼收并蓄,山水、花鸟、人物皆能信手拈来。笔下山水可现层峦叠嶂的磅礴气韵,枝头花鸟能藏灵动鲜活的自然意趣,人物勾勒又含细腻传神的情感温度,每一笔都凝结着对“精工”的执着,每一件作品都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张力,既藏着传统技艺的温润,更透着全能匠人独有的巧思。
王长柳,自幼在陶瓷作坊的烟火气中长大,捏泥、绘瓷的启蒙早已融入骨血。如今,他不仅以精湛技艺获评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更凭借在陶瓷艺术领域的全才表现,担任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高岭陶瓷研究所青花山水研究室主任,在个人创作与行业研究的双向赛道上持续深耕,成为业内公认的“多面手”。
他的全能艺术之路,始于扎实的传承根基。早年,他有幸拜入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王云泉老先生门下,在恩师的悉心教导下,不仅专攻山水瓷绘技艺,更系统研习花鸟、人物绘画技法。为求技艺精进,他临摹百幅古画,从宋元山水的笔墨韵律中汲取精髓,又踏遍黄山、雁荡山等名山大川,将自然之美融入创作;画花鸟时,他细观庭院草木、林间禽鸟,力求笔触间尽显生灵之趣;绘人物时,他深入揣摩古今人物神态,让瓷上形象兼具形与神。正是这般对多元题材的深耕,让他得以将传统绘画的气韵与陶瓷的材质特性完美融合,逐渐形成“山水有魂、花鸟有神、人物有情”的独特风格,打破了陶瓷画家多专攻单一题材的局限。
2001年,王长柳在景德镇昌江区新都民营陶瓷园创办工作室《青柳堂》,这里既是他施展全能技艺的舞台,也是他探索陶瓷艺术边界的实验室。在这里,他始终坚守手工制瓷的严谨初心,从制坯到绘画再到烧制,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同时,他更不断尝试技艺创新——在青花创作中融入新的料色配比,让山水更显层次感;在花鸟绘画中引入浅绛彩技法,让画面多了几分雅致;在人物题材中结合现代审美,让传统形象焕发新韵。工作室创办至今,他与上海《伏藏堂》品牌的合作已走过二十余载,双方因“多元艺术
表达”的理念高度契合,共同推出了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多个题材的陶瓷佳作,每一件都成为藏家与爱好者追捧的珍品,这段长久的合作,不仅是对他全能技艺的认可,更成为他艺术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