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张雪超 张雪超
艺术值
向Ta提问

张雪超,1992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字子臻,号无为居士,斋号守正堂。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鲍志强紫砂艺术馆研究员,雪砂堂品牌创始人。紫砂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其外祖父陈继生是民国紫砂大家,善于制作花器是陈鸣远第九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关门弟子。

  • 姓名
    张雪超
  • 子臻,号无为居士,斋号守正堂
  • 出生年月
    1992年2月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江苏宜兴
  • 职业
    紫砂陶艺家(陶刻)
  • 职称
    无锡市中级工艺美术师
  • 毕业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
  • 主要成就
    鲍志强紫砂艺术馆研究员、雪砂堂品牌创始人
  • 人物关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的关门弟子

社会职务/身份

鲍志强紫砂艺术馆研究员
雪砂堂品牌主理人

从艺经历

出生于紫砂世家的张雪超,自幼深受紫砂艺术的熏陶。其外祖父陈继生是民国时期的紫砂大家,身为陈鸣远第九代传人,擅长制作花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张雪超对紫砂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后来,他有幸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的关门弟子,在名师的悉心指导下,张雪超的紫砂技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于2023年受聘为鲍志强紫砂艺术馆研究员。

技艺简介

多年来,张雪超始终专注于紫砂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对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尤其在陶刻装饰方面技艺精湛。他的作品线条流畅、布局合理,能够将诗、书、画、印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为紫砂壶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和艺术价值 。张雪超的不仅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在设计上也独具匠心,既传承了传统紫砂艺术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创新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业内人士和收藏爱好者的高度认可与喜爱。

主要成果

2019年10月,作品《过阳羡不识紫砂感赋》陶刻在上海诗词学会、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诗咏陶都·词润紫玉”全国征文大赛获奖作品“诗、词、器”紫砂艺术创作活动中,荣获金奖;

2022年7月,作品《七贤竹节壶》入藏山西博物院;

2022年12月,作品《博古花瓶》在“江苏(南通)首届【金菊奖】工艺美术作品大奖赛”中荣获金奖;

2022年12月,作品《汉铎壶》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永久收藏;

2023年7月,作品《秦权》在中国(大连)国际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宜兴陶瓷文化走进大连特展中荣获金奖;

2023年11月,作品《雅竹壶》在2023中国(温州)工艺美术博览会期间,“中誉杯”创新设计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

从艺感悟

我出身紫砂世家,外祖父陈继生作为民国紫砂大家,陈鸣远第九代传人,他对花器制作的痴迷与精湛技艺,如春雨般浸润着我的童年。儿时的我,常常蹲在他的工作台旁,看着他将一团团紫砂泥,在手中幻化成栩栩如生的花器,那灵动的枝叶、逼真的花朵,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泥间绽放。这份耳濡目染,让紫砂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渐渐长成了对紫砂艺术的无限热爱。

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我毅然投身于紫砂艺术的创作中。凭借自身努力,我获得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乡村振兴技艺师等诸多荣誉,也成为了陶刻协会会员、鲍志强紫砂艺术馆研究员,主理着雪砂堂品牌。然而,这些头衔于我而言,不仅是光环,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时刻鞭策着我在紫砂之路上不断前行。

后来,有幸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的关门弟子,这无疑是我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师父身边学艺的日子,我深刻领悟到,紫砂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寄托。师父常说:“做壶如做人,要守得住本心,耐得住寂寞。”他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深深影响着我。在陶刻装饰时,手中的刻刀仿佛是画笔,在壶身勾勒出诗、书、画、印,将文化与艺术融入其中。

在创作过程中,我不断探索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我深知,传统是根基,只有深入研习古人的技艺与智慧,才能汲取养分,让作品有底蕴;而创新则是发展的动力,只有融入现代审美与时代精神,才能赋予紫砂新的生命力。每一件作品,都是我内心的表达,是我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壶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壶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壶
张雪超的作品-张雪超紫砂壶

人物评价

鲍志强大师赞其为人真诚技艺精湛,为作品亲题宝在精巧,贵在自然,弥在古朴,奇在独特;

顾绍培大师赞其作品古朴精神韵味天成,为其亲题张雪超紫砂艺术馆;

张志清大师赞其作品端庄典雅意味深长,为其亲题壶艺精湛刀笔双绝;

沈建强大师赞其勤奋好学悟性奇高,时常教导筋瓤壶制作手法;

朱炳浩(梅王)时常教导其陶刻技法,赞其用刀老辣注重文人意味,为其亲题“艺海游刃”。

参考资料


张雪超的参考资料
张雪超的参考资料
张雪超的参考资料
张雪超的参考资料
张雪超的参考资料
张雪超的参考资料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从艺经历
  3. 技艺简介
  4. 主要成果
  5. 从艺感悟
  6. 人物评价
  7.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