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余江廷 余江廷
艺术值1000
向Ta提问

余江廷,字:旷之游,号:碧壶先生,道号:余三平。祖籍四川,1979年出生,须立贡茶制作技艺第六代非遗传承人、围炉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爱国人士、正气者、紫砂陶刻、印章篆刻、爱好书法绘画、诗人、词作家、紫砂文化、茶文化研究者。2003年毕业于信息工程大学,后攻读于武汉指挥学院,双学士学位。

  • 姓名
    余江廷
  • 艺名
    字:旷之游,号:碧壶先生 道号:余三平
  • 出生年月
    1979年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职业
    紫砂艺术家
  • 毕业院校
    信息工程大学
  • 荣誉称号
    须立贡茶制作技艺第六代非遗传承人 、 围炉烤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人物关系
    紫砂师从沈锡芬 制茶师从须立贡茶制作技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王玉洪 道家师从龙虎山符箓大师、北帝派祖庭住持李罗清道长

社会职务/身份

云南省普洱茶协会理事
中国国家级高级评茶员
中国北京非遗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东方文化艺术院特聘研究员
普洱市墨江县茶叶协会副会长
金华市茶文化研究协会理事
中国阿盟友好交流使者
2025年度非遗领域品牌人物
中国普洱茶行业畅销品牌获得者
中国百年传称优质企业获得者
普洱茶贡茶推荐官

技艺简介

易武壹号院茶厂三个百年传承及发展史:


第一个百年传承:


同昌号、易武同昌黄记传承人李开基(例贡进士,光绪帝敕授“修职佐郎”(七品),监督贡茶采办,御赐“瑞贡天朝”李瑞林:李开基后代,黄文之母,代表“安乐号”一脉的母系传承。


初代创始人、黄家珍,1890年购买“同昌号”。其家族自雍正、乾隆年间便在易武为清廷监制皇家贡茶,奠定百年制茶根基。


第二代传承、原名黄文兴,后改名黄备武,将同昌号改名为“易武同昌黄记”,其父黄家珍为清朝士绅,叔父黄席珍是清末武状元。因家族尚武,黄文兴与同兴号庄主向绳武、同泰昌庄主朱小武并称“易武三武”。


第三代传承、黄锦堂、黄位中,其中,黄锦堂首创在茶饼中压制“内飞”防伪,成为普洱茶标识的重要传统。


第四代传承、黄文,清代两大顶级贡茶世家——母系“安乐号”李开基家族与父系“同昌号”黄家珍-黄锦堂家族的后代,其家族史贯穿普洱茶“瑞贡天朝”的荣耀与易武茶业的百年兴衰,堪称普洱茶史中的血脉传奇。


第五代传承、王玉洪,黄文外甥,传承制作技艺,创立“同昌王记”、“须立贡茶”、“他郎号”,传承1795年须立贡茶,并获得须立贡茶制作技艺第五代非遗传承人称号。


第六代传承、余江廷,王玉洪徒弟,延续黄氏与王氏家族传统与制茶技艺,创立易武同昌余记茶莊、“同昌余纪”、“開盛號”、“壹号院贡茶”等。




第二个百年传承:


易武宋聘号自1880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经多方核实,具体如下:

 宋聘号始创于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以生产大量优质普洱茶而闻名。总部设在云南石屏县,茶厂设在六大茶山重镇易武镇。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的一份公文提到:“茶号在滇创办乾利贞及宋聘号普洱正山茶业,垂六十年。”这表明此时宋聘号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民国十二年以后(公元1923年),虽然南洋仍然大量需要乾利贞和茶帮的普洱茶,但由于滇西帮和沱茶的崛起,内销四子沱茶、五子沱茶、边销牛心紧茶渐渐为滇西帮所掌控,茶帮的地位有所下滑。

 1950年后乾利贞宋聘号各分号相继停业。

 1970年4月12日,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易武老街,宋聘号也随之成为一片废墟。

 1981年筹备,1983年建厂,1987年龙生集团与易武乡镇企业合作,成立易武普洱茶规模化生产厂家,简称易武茶厂,纳么田茶场为二分厂。

 1994年张官寿带领易武乡长张毅、台湾摄影师陈怀远、宋聘号制茶师彭志林参与筹备、试制普洱茶。

 1996年台湾茶联会会长吕礼臻、陈怀远协同易武乡长张毅和宋聘号制茶师彭志林、胡万发在易武茶厂、张毅乡长家里用木板模具、千斤顶、石磨共同试制第一批宋聘真淳雅。

 1999年云南龙生集团正式收购易武茶厂,复兴宋聘号,并成立易武龙马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经过几年的手工制作摸索,逐步完善普洱茶手工制作流程,同年香港茶协会陈强携子定制宋聘号第一批次红标普洱茶。

 2003年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宋聘为商标。

  2004年由易武乡镇府牵头,宋聘号协助将易武所有老字号恢复工艺并生产一系列产品。

 2005年易武龙马茶业分公司参与并策划马帮进京活动。

 2006年,易武茶厂与易武龙马茶业分公司共同为宋聘号助力,承袭百年古老工艺,严选茶叶原料,让这个金牌百年茶庄得以重新面世。

  2022年,龙生集团旗下易武茶厂由余江廷接手并改名为壹号院茶厂,并注册商标“壹號院贡茶”,由原宋聘号高级制茶师周贵荣任厂长,该茶厂将百年宋聘号的传承与科技完美结合,主要生产普洱生茶、红茶、熟茶、白茶为主。重现了百年老字号宋聘号茶庄,为广大茶友们提供优质普洱茶产品。

  2024年该易武茶厂更名为壹号院茶厂并注册商标为“壹號院贡茶”。


第三个百年传承:


传承于1795年须立贡茶,并获得须立贡茶制作技艺第六代非遗传承人称号。第六代传承人:王智良,王玉洪之子、余江廷,王玉洪徒弟,延续黄氏家族传统与制茶技艺,2022年,开创新中式茶饮模式(围炉烤茶、围炉煮茶),火遍全国,被墨江县政府特批须立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以及围炉烤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金华日报、晚报,工人日报,浙江卫视、经济频道,CGTN国际频道相继报道,引领时代新式茶饮新潮流!重塑“皇家标准、民族智慧、当代转化”的三重变奏!

主要成果

代表作

《龙凤呈祥》、《和合壶》、《六合》、四神兽之《龙腾盛世壶、虎啸山河壶、朱雀壶、玄武壶》、《吉象四方》、《雏菊》、《生肖猪》、《百蝠壶》、《鱼化龙》、《祥瑞对壶》、《福禄寿喜》、《五斗米壶》、《丹炉壶》、《青松壶》、《把把壶》、《守护》、《生肖鼠》、《生肖牛》、《太狮壶》、《兴龙壶》、《丑瓜壶》、《世屹龙凤对壶》、《珠圆玉润》《寻福壶》《一心一意壶》《问鼎壶》《一叶梵莲》《渐入佳境》《二龙戏珠》《唐•如镜》壶取得国家外观专利设计权;

2016年《祥瑞对壶》《五斗米壶》被中国道教北帝派祖庭万福宫永久性收藏;

2017年《龙凤呈祥》、《六合》被无锡博物管永久性收藏;

2018年《吉象四方》被中国森林博物馆、哈尔滨林业大学永久性收藏;

2019年《龙腾盛世》被中国森林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并在2019第一届全国非遗作品联展中荣获金奖;

2019年四神兽之《龙腾盛世壶、虎啸山河壶、朱雀壶、玄武壶》在山东省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首届文创精品展中获紫砂类金奖、《丹炉》被中国道教协会收藏;

2019年《朱雀壶》、《虎啸山河壶》被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2021年《兴龙壶》《太狮壶》《一叶梵莲》壶被江西省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207.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216.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224.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232.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238.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250.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256.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301.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552.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602.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612.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622.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633.png
余江廷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40705113641.png

人物评价

师爷徐安碧 赐字帖

余江廷 号碧壶先生,斋号碧壶雅居,爱国人士、正气者、紫砂陶刻、印章篆刻、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作家、紫砂文化、茶文化研究者,祖籍四川,1979年出生,其人爽朗大方,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好作诗,喜交友。作为师爷欣慰于现有成就,特赐字:旷之游。希望你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技艺简介
  3. 主要成果
  4. 人物评价
  5.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