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范永芳,1972年出生于陶都宜兴丁蜀镇陶艺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紫砂艺 术。1990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师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 美术师徐元明先生,后进紫砂二厂研究所,2002年进陈复澄艺术馆,在三十 多年的紫砂制壶过程中,在师父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制壶及创 作技艺水平日益提高,作品醇厚敦实,新颖优雅,线条流畅,做工精致,美观而实用,多次获国内外大奖,并被各省市博物馆永久收藏,深受玩壶爱好者的喜欢和好评。
主要成果
2007年《环龙三脚壶》获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精品茗壶金奖;
2008年《云龙壶》被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2年《虚怀若谷》被安徽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3年《仿古如意》荣获中国潍坊第六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金奖;
2014年《四季如意》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5年《紫韵》获首届海峡两岸三地紫砂壶艺茶技高层学术交流会金奖;
2016年《四季如意》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艺博杯金奖;
2017年荣获宜兴市丁蜀镇“三八红旗手” “巾帼致富能手" "最美家庭” “优秀社会妈妈”荣誉称号;
2017年《玉带提梁》荣获第三届中国(宜兴)紫砂原创专利作品金奖;
2017年《韵香》被安徽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8年《韵竹》获2018工美新力量暨长三角工艺美术新人新作大赛金奖;
2018年《四季如意》荣获中国工合一带一路艺术文化节暨手工艺大师精品展“工合杯”金奖;
2019年《双线竹鼓》被中国洛阳博物馆永久收藏;
2020年《永泉》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2020年《天地方圆》获首届中国宜兴茶器原创设计大赛三等奖;
2020年《称心如意》荣获第二届“陶城杯”宜窑逸色“五朵金花陶艺作品大赛”银奖;
2021年《竹报平安》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陶艺创新作品展银奖;
2023年作品《东坡竹》获得第十一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
2023年作品《暮春》获得第十一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银奖。
从艺感悟
真正的好壶,仅仅是泥好、工好、款好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养”,才能使壶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才能出细、润、柔的效果,才能神采奕奕,温润如美玉。
买来新壶,首先要做的是“开壶”。在洁净的锅内,放入冷水使壶浸泡淹没,水里放一把好的茶叶,朱泥壶放红茶,其他泥料的壶放绿茶。煲上半个小时后取出洗净,壶上的杂味除掉,便可开始泡茶养壶了。
“养”壶,最好朱泥壶用红茶,紫泥、段泥壶用绿茶,有益扬香,茶叶以当年产新茶为佳。茶叶的等级要高,越是精品紫砂壶越发要上等茶叶。泡茶的水质也要好,最好用山泉或矿泉水。
冲泡也讲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品茗者常说的“润壶”,然后再往壶里冲水。品茗时若常用湿毛巾擦拭壶身,则润朴之色油然而生。玩赏家常喜爱多把壶轮番使用,并习惯饮什么茶用什么壶,饮红茶用甲壶,绿茶用乙壶,乌龙茶改用丙壶,严加区别,不相混淆。
茶壶每次使用后,壶身应擦拭干净,壶内残茶剩汤不必立即倒弃,放一放也不要紧。这倒不是为了过后再饮,因为紫砂有一定吸水性,残茶留在壶内任其吸收,久而久之,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当然,茶汤不能变质是前提。如果壶暂时不用,壶身内外要擦干净,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紫砂壶切忌包裹式密封,封闭久后易生“斑”。养壶之中最忌沾油烟,污染后难洗涤,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这样很容易破坏“包浆”。
当然,只有好泥、好工、好款的壶,才能“养”出好壶来,养上三个月就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