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仇小莉,1978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自幼喜欢传统文化,2003年进入扬州民族乐器研制厂工作。在工作之余学习古筝,师承龙凤琴筝田步高老师,学习古筝的同时接受古琴文化熏陶。
2004年6月参加中国民族乐器学会,扬州华韵艺术培训中心古筝师资集训班,被评为优秀学员。
2007年8月8号代表扬州龙凤乐器厂参加扬州京华城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年的庆典活动,演奏曲目《茉莉花》《渔舟唱晚》。
2009年3月正式开始学习古琴,古琴启蒙广陵琴派刘扬弟子~徐彦萍老师,师承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领衔专家、广陵琴派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效安老师。常受南京古琴文化学者陶艺先生提点,后受教于古琴世家、广陵琴派十二代传承人刘扬先生至今。
2012年和先生一起创办古琴工作室。期间多次参加各种古琴活动交流学习。
为了更规范的掌握古琴技艺,2018年随自得琴社白无瑕老师线上直播学习古琴专业知识,对古琴演奏中手型指法的规范和音准节奏的把控又有了新的提升。
自2020年7月受聘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公益古琴班助教老师以来,每周两场公益古琴课从未间断。
2021年11月报考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等级培训,经李祥霆教授、李凤云教授、张萌博士、高菲博士授课,学习古琴更规范的音乐教学,重视古琴特有的韵味和特性,传播古琴艺术之美。于2022年1月顺利完成中琴文化第27期标准级中央音乐学院古琴资考核。
2022年12月经扬州市广陵区文化和旅游局审批,颁发扬州市广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技艺简介
墨子云“百工从事,皆有法度。” 弹琴与世上其他事物的学习与操作一样都有法度可依。古琴的物理属性属于一件乐器,乐器的学习有它的法则,打好了基础,深造才有了基石。
清代大琴家徐青山“溪山琴况”里的四句话:“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和将至亦”。我在平时弹琴和教学中比较注重右手基础练习,学琴者都是从右指空弦音练习开始的,看似简单的右手“勾剔抹挑”,也有着很大的学问和技巧。其中有“着弦点”、“触弦点”、“运力方向与角度”的要求,不仅仅是“勾”中指向里、“挑”食指向外弹弦则可。向外还有向外到什么角度的讲究,“向外偏朝上挑”的声音与“向外带一点平”的音色就不一样。右手发音称为“音源”,是音的源头,“源头”音色正,才可保持按音、走音、泛音的音色正。
左手指法“吟猱绰注”是音乐的灵魂所在,“走音”是古琴演奏的一大技法,在我平时的演奏与教学中比较注重左手走音的“运力原理与方法”、“音准”、速度、虚实、线条的圆润饱满等讲究。古琴音乐的美,在于她的音准节奏和左手“走音”的轻重缓急来表达琴曲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吸收能力弱,节拍感不强的学员,我会用打节拍、唱弦、唱谱甚至唱指法的方法帮助学员高效学习。
主要成果
2020年元月参加中国书画国际大学艺术馆 “古渡梅香”古琴雅集活动。
2020年4月参加扬州中医院古琴学习班开班仪式公益演出。
2020年7月参加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古琴班开班仪式公益演出。
2020年7月受聘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古琴班助教老师。
2020年8月参加大德吟秋(古韵流芳)熏香弄弦班年中雅集活动。
2021年元月编排、辅导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古琴班全体学员在2021迎新春联欢会上成功联合演出《沧海一声笑》。
2021年12月参加第一届“清风迎春”古琴演展汇报会,和邗江区书法家主席王崇斌先生联合演出《左琴右书》,弹奏曲目《梅花三弄》获优秀表演奖和年度优秀学员奖。
2021年11月完成中琴文化第27期标准级中央音乐学院古琴资考核。
2021年12月荣获扬州清风传统艺术交流中心2021年度古琴学习“优秀助教”称号。
2022年1月9号携琴参加晨曲文化徒步游年会庆典,公益演奏曲目《良宵引》、《关山月》。
2022年1月22号携琴参加扬州公共外交协会柳市艺术团中日艺术会 2022年拜年活动,公益出演曲目《卧龙吟》、《流水》。
2023年2月,携琴公益出演晨曲文化徒步游“漫寻扬州 返璞归真”年会庆典活动。
2023年10月,参加广陵区文化旅游局举办的“广陵琴韵·秋颂”广陵区区级非遗传承人演奏会。
从艺感悟
守正创新是艺术延续并发扬光大的要素。作为当代古琴人,在继承文化遗产中优秀的部分的同时,将努力研究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古琴的本质是音乐,要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为己任,来做出对这个时代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