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张涛 张涛
艺术值1000
向Ta提问

橄榄核雕刻师一明,苏工核雕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共青团苏州市吴中区委员会会员。早年从事红木雕刻,具有深厚的雕刻功底,自2010年起拜核雕名师学习核雕,对核雕创作有很多心得。

  • 姓名
    张涛
  • 艺名
    一明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地
    江苏省苏州市光福镇
  • 职业
    雕刻师
  • 职称
    江苏省中级工艺美术师
  • 毕业院校
    四川美术学院

社会职务/身份

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共青团苏州市吴中区委员会会员

从艺经历

       一明,原名张涛,早年从事红木雕刻,具有深厚的雕刻功底,自2010年起在舟山村学习橄榄核雕,在其不断的学习与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了让自己的技艺更上一层楼后拜核雕名师学习,对核雕创作有很多心得。2014年,其作品《钟馗纳福》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国艺杯”金奖和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美术精品展“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2017年,其作品《十八罗汉》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艺博杯金奖。2019年,其作品《达摩百态》入展长三角友好城市青年手工匠人发展大会。一明作品风格别致,刀工细腻光滑,神形兼备,原创性高,因此深受广大核友的喜爱。

技艺简介

       核雕是中国汉族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1426-1435),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天启年间(1621-1627),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本人不仅是核雕爱好者,而且也是个核雕创作者。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创作的“赤壁之舟”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长约3厘米,高约0.5厘米,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开合。窗旁雕栏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船首刻苏东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苏东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船尾横竖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字迹细如蚊足,又刻篆章“初平山人”。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东坡赤壁泛舟图》,把核雕艺术推上了历史的高峰。明代文人魏学伊著有<核舟记>一文详记其事。新中国建立之后,《核舟记》被载入中学课本,核舟也因此名传华夏。

主要成果

2014年作品《钟馗纳福》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国艺杯”金奖;

2017年《十八罗汉》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艺博杯金奖;

2019年《达摩百态》入展长三角友好城市青年手工匠人发展大会。

从艺感悟

       作为一个艺术匠人,只有放下自己的功利心,一心一意的扑到核雕创作中来,才能真正的把我们祖先遗留下来这么好的手艺更好的传承下去。一明认为,纯手工核雕厚积薄发,将会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经过时间洗礼,那些哗众取宠,投机取巧的人会慢慢被这个大环境所淘汰,最后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匠人,他们的作品才真正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艺术收藏品。在未来的创作中,一明将秉承选材精良,造型隽秀,琢磨出工艺的特色,继承核雕前辈的探索成果,博采众长,锐意进取,推陈取新,不断提升创作,在个人艺术创作中开拓一片新天空传承和发展核雕事业。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张涛的作品-1.jpg
张涛的作品-2.jpg
张涛的作品-3.jpg
张涛的作品-4.jpg

人物评价

       从艺多年,一明凭着对核雕的热爱,用一件件优秀的作品证明着橄榄核雕的独特魅力,他愿工匠精髓发扬,让社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淀,同样他会用自己的对核雕的创作将核雕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社会职务
  3. 从艺经历
  4. 技艺简介
  5. 主要成果
  6. 从艺感悟
  7. 人物评价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