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熊正根——中共党员,紫砂艺术家,江苏宜兴人。云南大学 •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曾深造于清华大学 • 人文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先后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2019 年工艺美术行业创新发展培训班”(第 11 期)结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结业;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期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结业...
从事陶艺创新以来,潜心从学,博览众长;在第十届“艺博杯”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主场馆,受邀把有着东方紫玉、陶中瑰宝的紫砂艺术现场全手工制作紫砂壶成型、展示传统制壶技艺给各级领导及观众们,并由江苏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及各大媒体同时播出。
2020 年无锡市“大阿福”杯工艺美术乡土技艺优秀作品展 • 评审主任专家;2019/2020 年随江苏省文化代表团受邀参加澳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在各类艺术赛事中:连续多年多届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赛事“艺博杯”金奖。
个人作品多次获国级、省级奖项;近年如:中国工美“百花杯”金、银、铜等奖项;江苏省工美“艺博杯”获:多项金、银、铜等奖项;广东省工美“原创设计”荣获 2 金奖项;在江苏省第五届“紫金奖”大赛中获优秀奖并作为紫金奖巡展作品...
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网络)等刊物上发表并拥有多项个人外观设计专利;多件作品被各博物馆收藏等;个人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网、新浪网、中国艺术品网、国家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工美、中国民协、江苏工美、江苏艺博网、江苏电视台、江苏职工网、江苏工人报、江苏陶瓷、网络媒体等多家采访报道;百度百科、搜狗百科、头条百科、匠人百科等可查询个人详情。
技艺简介
擅长制作圆器壶型,圆稳均正、珠圆玉润、线条流畅、构思独特,延用传统制壶技艺,学古而不拘泥于古。
主要成果
获奖荣誉丨近年部分:
●《荷菱对壶》2019 第二十届“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一粒珠》2022“方圆”杯紫砂创新作品大赛“金奖”
●《荷塘月色》2020“艺融杯”江苏艺术设计大赛“设计师组“金奖”
●《逸韵套壶》2018 第九届“艺博杯”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 “金奖”
●《田园逸趣》2019 第十届“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金奖”
●《如意壶》2020 第十一届“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金奖”
●《上善若水》2020“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金奖”
●《金玉良缘》2021“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金奖”
●《荷塘月色》2019 江苏艺术设计大赛“专业组金奖”
●《荷叶青蛙壶(套)》2018“艺博杯”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金奖”
●《南瓜壶》2017“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
●《玉笠壶》广东省“工艺美术原创设计”主题展“最佳工艺造型金奖”
●《四方壶》广东省“工艺美术原创设计”主题展“最佳原创金奖”
●《诗礼传家套组》2023“苏艺杯”工艺美术大赛“金奖”
●《高南瓜》201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荷叶青蛙壶》第五届江苏省“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并作为紫金奖巡展作品
●《合欢壶》2018“艺博杯”江苏艺术设计大赛“银奖”
●《清韵》2023 获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营茶杯”紫砂创新作品大赛“银奖”
●《合菱壶》2018“艺博杯”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银奖”
●《三足提梁》2019 第六届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陶艺创新作品展“银奖”
●《高僧》2019“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吉象如意(套)》201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瑞狮壶》2018“大阿福杯”无锡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铜奖”
●《吉象如意(大)》2018“艺博杯”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奖“铜奖”
●《吉象如意(中)》第四届无锡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铜奖”
●《汉风壶》第五届无锡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大运河专项赛“优秀作品奖”
●《太平有象》壶 2020 年 4 月“众志成城 以艺抗疫(九)”中国工美、中国民协、江苏工美抗疫创作作品
●《同心协力》壶 2020 年 5 月“万众艺兴、抗击疫情”全国主题工艺美术创作作品以实际行动鼓舞抗疫斗志
●《荷塘月色》第四届上海国际时尚消费品博览会尚博荟“最具美感设计奖”
●《鸿运如意》第四届上海国际时尚消费品博览会尚博荟“最具美感设计奖”
媒体报道丨专题
● 2017 年 7 月 24 日 CCTV 央视 《历程》 栏目组采访熊正根并在 CCTV 央视证券频道播出.
● 2020 年 3 月 28 日《中国经济网》专题报道:熊正根紫砂壶作品欣赏
● 2020 年 11 月 16 日《新浪网》专题报道:熊正根紫砂艺术欣赏—新浪收藏/紫砂频道
● 2021 年 4 月《江苏陶瓷》刊号:ISSN1006-7337/CN32-1251/TQ 名人访谈(人物):封三和第 1-2 页整版/正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2020 年 11 月 17 日《中国艺术品网》专题报道:熊正根紫砂艺术欣赏 -工艺百科/工艺资讯/正文
●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官网认证:熊正根《陶瓷人物录》
● 2020 年 10 月《江苏陶瓷》第五期专题报道:封二和第五页整版/正文
● 2018 年 7 月 16 日《中华英才》半月刊名人天下栏目:第 14 期《创业人物》第 56~57 页专题报道
● 2020 年 12 月 29 日《中华水墨报》数字报纸专题报道:熊正根--中国紫砂艺术名家人物作品展-艺术展讯/正文
● 2018 年《国礼艺术家网》专题报道:熊正根紫砂艺术—艺术荣誉/艺术人物/正文
● 2018 年 06 月 06 日《江苏工人报、江苏职工网》:人物专题:《创新路上,他们不断追求卓越—江苏轻工“大国工匠”风采录》3 专题•工会/正版
● 2018 年 2 月江苏工艺美术期刊:第 22 期《新人新作》栏目:人物专题(创新作品)第 68~69 页并作为封页人物刊登
● 2018 年 12 月江苏省轻工业行业协会、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期刊《2018 大工匠》风采集:正文 32~33 页专题报道
● 2018 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获奖作品集》刊号:978-7-5140-1735-9 入编:第 92~93 页报道
● 2018 年《无锡市文博优秀论文集》专题:第 221~223 页报道
● 2019 年江苏工艺美术期刊:第 1 期《行业纵横》栏目: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中青年人才委员会工作会议报道
● 2019 年 10 月《澳门国际文化艺术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俗类:入编第42~43 页报道
● 2020 年 4 月江苏工艺美术周刊:第 3 期人物选登封二《行业纵横》:第24~29 页论文《紫砂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状探究》抗疫作品《太平有象》选登,正文第 33 页。
获奖论文丨发表:
● 2019 年 11 月《宜兴陶茶器艺术特征及形成原因的探析》获 2019 第六届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陶艺论文评比“三等奖”
● 2018 年 12 月《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壶的保护与传承》无锡市优秀文博论文•优秀奖
论文发表:
● 2017/03《中国传统文化对紫砂壶设计风格的相关研究》发表于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艺博网
● 2017/10《明代时大杉紫砂壶成型工艺的创新与变革》发表于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艺博网
● 2019/06《论不同艺术器形对紫砂壶型创新的影响》发表于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艺博网
●《紫砂文化的现状及设计创新》发表于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 2020 年度学术论文集
● 《浅论中国传统艺术.宜兴紫砂的“素”美》发表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期刊《中国工艺美术》双月刊总第 83 期 2018/06
● 《宜兴紫砂茶器艺术特征及形成原因的探究》发表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期刊《中国工艺美术》双月刊总第 84 期 2019/01
● 《探索紫砂壶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发表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期刊《中国工艺美术》双月刊总第 85 期 2019/02
● 《论紫砂壶创作对其他艺术类型的借鉴与创新》发表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期刊《中国工艺美术》双月刊总第 87 期 2019/04
个人专利:
● 《三足鼎》国家知识产权:外观专利证书专利号:201830384728.8
● 《合欢壶》国家知识产权:外观专利证书专利号:201830384736.2
● 《四方壶》国家知识产权:外观专利证书专利号:201830384737.7
● 《擂鼓振天》国家知识产权:外观专利证书专利号:201830384730.5
● 《鼎足天逸》国家知识产权:外观专利证书专利号:201830385187.0
● 《西施壶》国家知识产权:外观专利证书专利号:201830384928.3
● 《吉象如意》江苏省版权局/版权号:苏作登字-2018-F-00281308
● 《荷叶青蛙壶》江苏省版权局/版权号:苏作登字-2018-F-00281307
馆藏作品:
● 2021 年 7 月 1 日《如意福缘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永久
收藏
● 2017 年 12 月《擂鼓振天》江苏省工美馆永久收藏
● 2019 年 1 月 31 日《荷韵壶》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
● 2017 年 5 月 22 日《仿古壶》宜兴市美术馆永久收藏
● 2017 年 5 月 22 日《仿古如意壶》宜兴市美术馆永久收藏
● 2017 年 5 月 22 日《素心壶》宜兴市美术馆永久收藏
● 2023 年 11 月作品《禅意洋桶》被东莞市菀城美术馆收藏
● 2023 年 11 月作品《大美掇只》被东莞市菀城美术馆收藏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人物评价
审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然而在美学的世界里,给予人心灵愉悦、产生共鸣的事物总能抓住人的视线,总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这是人的审美本能。观供春、大彬等名家,阳羡匠人大师辈出,流派风格分呈,他们以器载意妙合传心,为世人留下了不尽庚藏壶宝..
假如说上天眷顾每个人的话,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与生俱来的独到之处,紫砂匠人熊正根则为独树一帜的异彩新秀。正根其人,文商之气共融兼备,谦和豪爽。其作品学古而不拘泥,构思独特,古朴典雅,承国风之大气浑厚又蕴含现代之风尚情怀,大气中透着逸秀,朴厚中藏着意韵,每每上手,珍爱有加。
看整个陶瓷行业,前人苦练以成圣手,今人历练不辱前贤,正如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之言“尽精微,致广大”像正根这样一批潜心求达以入壶道之后起新秀,紫砂文化界的新生领军前锋,以“传统之艺术是靠有责任之人未传承”为责任面向世界弘扬中国紫砂之大家风范和大国工匠精神。
紫砂壶历史悠久,壶风千秋,自宋代开始,数百年后的今天依旧薪火相承,繁盛不衰。我祝愿熊正根在传承紫砂文化、创新紫砂艺术上留下更深的足迹,扬中华广博精深、寓智于器以致远。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长
江苏省陶瓷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 董事长
丁全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