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波,1975年出生于山东省安丘市,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安丘木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黄杨木雕界“领军人物”、潍坊市“能工巧匠”。2015年成立《鸿艺轩木雕工作室》至今,一直从事木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业内人士和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吸天地之精华,纳灵气于神工”,刻刀在原木上上下翻飞,或粗犷有力,或精雕细刻,经过一番雕刻,一块名不见经传的木料,就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变身。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场景,无论是花卉树木还是虫鱼鸟兽,小小的木头上演绎的尽是大千世界。木雕,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刘正波就是其中之一。
刘正波,1975年7月出生,祖籍山东省安丘市吾山镇,从小喜欢画画酷爱艺术创作,动手能力特别强,尤其对于中国的民间艺术情有独钟。
2001年传承其父木雕技艺,开始学习木雕,相继从事根雕、核雕技艺。结合当代木雕新技法,形成了独立、细腻、创新的个人风格。
作品以黄杨、乌木、风化木为主,根据木头的形状纹理设计以巧雕,圆雕,浮雕等手法为主。作品受到藏家爱好者的一致好评,被国内各大藏馆和收藏家收藏。
自小熏陶 潜心研习
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丘县乡土志》载,明清时期,安丘木雕艺术达到一个辉煌时期,涌现出大量风格迥异的木雕匠人及其作品。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桃木辟邪”之说在民间的广泛流行,桃木雕刻品逐步发展起来,雕刻纹理质地也更加精工细作,神态逼真,充满灵气。
作为安丘木雕第四代传承人的刘正波,对于木雕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情。从小在父辈们木匠手工活的熏陶下,刘正波渐渐喜欢上了木雕。院里的枣树,路边的梧桐,折断的柳叉,散落的桃核,只要是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曾是他的练习材料,高中毕业后,刘正波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木雕技艺的研习中。每日与木雕为伴,构思图案、研究雕刻手法,带给他的除了满手的老茧与道道的伤疤,还有那日渐精湛的技艺。
“这是老一辈们留下的手艺,不仅不能丢了,还要将它发扬光大。”刘正波说。木雕,对于他而言,不仅是父辈、祖辈们曾赖以谋生的技艺,更是岁月经过时间的洗礼后留给他的一份传承与财富。
精雕细刻 还原本质
清晰的纹路、富有质感的形态、自然流畅的线条,一块块其貌不扬的木料,经过刘正波之手,都会变成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木雕作品。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难以言传的寂寞和千百次的磨砺,对于木雕,他有着别样的执着。
刘正波介绍,安丘木雕工艺复杂,完成一件作品首要的是构思,然后是构图,接着是选材,进入雕刻阶段后,从粗到细,需要先雕刻出粗胚轮廓,再加工细节部分。作品成型后,再经修光、打磨、着光上色或上油或烤蜡,一件作品才算真正完成。雕刻的时候通常会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用比拟、双关、谐音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历史渊源,又蕴含吉祥企盼的内涵。雕刻小件作品通常需要几周,大件作品有时则需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虽是以雕刻为主,但你还要什么都会,选料、画画、雕刻,甚至漆工都要懂。”刘正波说。
“雕刻不容易,轻重缓急,全凭拿捏,容不得半点马虎,不仅需要细心,更要有耐心。”一说起木雕,刘正波总是难掩兴奋。
刘正波的作品与其说是艺术的创造,不如说是木料本质的还原与再现。为了刻好金鱼,他曾一连几天不合眼,仔细观察金鱼游动的过程,一条又一条,一天又一天。大到形态轮廓,细到纹路、鳞片,他都熟记于心。再经过观察、构思、设计画稿、精选木质材料、雕刻、打磨、着色等一系列繁杂的步骤之后,他的作品《一瓢金》诞生了。一条条活灵活现、活力四射的金鱼,让人不禁叹服他那奇妙的创造力与精湛的雕刻技巧。
追求完美 坚守传承
每雕刻一件作品,都是一次倾注感情的历程。当问起他最得意的作品时,刘正波笑着说,在他眼里,所有的作品都是最美的。但当谈起创作灵感时,刘正波一脸的严肃。木雕创作对于他来说,更看重的是过程。因为全部是手工制作,需要尽心尽力地去精雕细刻,有时作品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一念之差,正所谓,“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
“木雕技术要求高,过程苦,学习的周期时间也长,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意学。”在刘正波看来,要想学好木雕这门手艺,不仅要心细手稳,更重要的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有时雕刻一个普通的作品,在工作室一呆就是十几天。
“安丘木雕,肯定是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的。”看着身旁全神贯注雕刻的女儿,刘正波坚定地说。
2016年4月黄杨木雕《一瓢金》第九届中国(潍坊)风筝产品博览会暨第四届潍坊工艺美术节中荣获(金奖)。
2016年4月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工艺美术协会、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授予黄杨木雕界“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2016年4月第二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木雕作品《升官发财》荣获(金奖)。
2016年8月潍坊第三届工艺美术名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授予“潍坊工艺美术名人”。
2016年担任安丘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2016年9月2016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交易会荣获(精品)奖。
2016年9月作品黄杨佛手入选2016中国潍坊首届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
2016年10月第五届山东美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知兴堂”杯(工艺雕刻)(金奖)。
2016年10月第25届全省产学研展洽谈会首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中荣获突出贡献奖。
2016年11月结业于山东省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
2016年11月作品被山东艺术学院收藏。
2017年1月担任潍坊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17年3月作品《人参如意》获邀参加天工核雕、匠心百年.2017潍坊核雕艺术全国巡展。
2017年4月第五届潍坊工艺美术节暨风筝博览会中木雕作品荣获(金奖)。
2017年5月2017第九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荣获“神龙杯”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金奖)。
2017年6月被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评为“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技艺传承能手”。
2017年8月被潍坊市轻工行业办公室潍坊工艺美术协会.潍坊市第六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授予“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7年9月中国潍坊2017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木雕作品《一带一路》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一届“万清堂”杯木雕艺术大赛优秀奖。
2017年12月潍坊人社局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2017年12月安丘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丘木雕传习所”。
2018年3月特聘为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特聘专家”。
2018年5月2018第十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梁子黑陶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18年7月山东艺术学院非遗研培基地潍坊工作站担任山艺非遗潍坊工作站木雕项目导师。
2018年7月核雕作品《罗汉》被山东艺术学院管理学院收藏陈列。
2018年8月撰写《探析木雕作品的实用性和收藏性》论文荣获国家一等奖。
2018年9月中国潍坊2018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大赛荣获“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毕业于“群星璀璨”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培训班。
2019年3月聘请担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文创艺术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核雕收藏鉴定中心“副主任”。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