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身份
从艺经历
胡全让,1975年,胡全让开始跟随父辈学习家传泥塑技艺;为观摩学习佛像、神像等大型民间雕塑,从1987开始,历经四年,胡全让先后走访全国20余省上万处景点景观;1991年至2007年间,胡全让带徒完成了十八罗汉、菩萨、神像、佛像、动物、景观、伟人、古代人物等大型传统塑像六百余件;从2007年开始,胡全让用泥塑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关中西部的风土人情,陕西八怪、杀猪、铡草、井台、老房子、唱戏、麦客、打场、碾场、卖粮等场景雕塑。其代表作品《关中西部民俗小泥人系列》《陕西八大怪系列》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艺术大展并获奖。
主要成果
2008年2月,作品《刘海戏金钱》荣获中共凤翔县委、凤翔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凤翔县泥塑绝活大赛”一等奖;
2015年4月,荣获凤翔县文化广电局举办的“凤翔县第二届泥塑绝活大赛”制胚类二等奖;
2019年10月,荣获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届陕西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突出贡献奖;
2019年10月,作品《麦客》荣获由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协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提名奖;
2019年11月,作品《麦客》《十二生肖》入选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中国彩塑艺术中青年人才高级研修班——彩塑艺术作品邀请展”;
2019年11月,结业于中国民协举办为期六天的“中国彩塑艺术中青年人才高级研修班”;
2019年,作品《八仙过海》《水浒人物(李逵、鲁智深、武松)》入选由中国民协、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民协、中国民协彩塑专委会承办的“抟土描彩·塑说盛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彩塑艺术传统与创新邀请展;
2020年4月,被凤翔县总工会授予“凤翔县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20年6月,荣获西安市非遗保护协会、华商网共同主办的《非遗战“疫”——我们在行动》公益作品征集活动“最佳作品奖”;
2020年9月,作品《麦客》入选第九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暨凤翔泥塑文化艺术节作品邀请展,并被收藏于凤翔县文化馆;
2020年10月,作品《抗疫展示》入选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协共同主办的“最美小康路——中国西部民间工艺主题创作展”;
2020年11月,完成工艺美术职称系列再继续教育专业课程面授学习;
2021年2月,荣获“陕西省工艺美术职称系列专业培训”优秀学员;
2021年3月,作品《春归》应邀参加由福建省文联、陕西省文联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美美与共·丝路同行”福建陕西传统民间工艺交流展;
2021年9月,作品《陕西八大怪》荣获第六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入围奖;
2021年9月,荣获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四届陕西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突出贡献奖;
2022年1月,作品《凤翔泥挂虎》《凤翔泥塑虎》入选由中国民协、清华美院联合主办的“百虎齐贺岁·民艺创新展”——暨“文艺两新”中青年民间文艺家作品展;
2022年2月,荣获宝鸡市凤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民间工艺绝活大赛泥塑(制型类)二等奖”;
2022年2月,被西安市非遗保护协会授予“2021年度优秀会员”;
2022年3月,荣获宝鸡市文联、宝鸡市民协共同主办的“百匠百作”宝鸡民间文艺精品展,突出贡献奖;
202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评为第六届“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
2022年作品《刘海戏金蟾》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十六届学术年会作品展;
2022年《消防勇士》作品荣获“2022年全国优秀消防科普宣传教育作品评选大赛”一等奖;
2023年7月3日至4日,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在山东省聊城市举行, 作品《龙口夺食庆丰收》,获得此次大赛泥塑赛项一等奖。
2023年9月荣获第九届中国泥塑造像技艺大赛优秀奖。
从艺感悟
从艺以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秉承“发扬中国文化、传承民间手工艺”的理念,其潜心设计和创作的大型艺术品《关中麦客》落户省会西安、《水浒列传》“远嫁”北京,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多次利用精湛的技艺讴歌各个行业积极奉献的工作者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
本人与其泥塑作品被学习强国、央广网、西晚秦声、三秦都市报、陕西网、第一新闻网、宝鸡网、广播宝鸡、凤翔在线、百度、新浪等国内外众多媒体平台争先报道。
为实现“民间艺术魅力四射,中国文化誉满全球”的目标,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