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12月起至2015年1月,我于江苏省的“谢助华玉雕工作室”深造,潜心研习玉石雕刻艺术,技艺日渐精进。随后,我于2015年1月转战至广东省揭阳市的“鼎盛工作室”,担任翡翠雕刻师一职,期间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技艺更为纯熟。
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有幸加入“聚璟轩君豪玉雕工作室”,担任玉石设计师,期间更是有幸参与了“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这一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在玉石设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转至“北京宋建国玉雕工作室”担任玉雕师,同时,我还选择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一步深造,以期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能达到新的高度。
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重返“聚璟轩君豪玉雕工作室”担任设计师,继续我的创作生涯。而到了2021年,我更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创立了“風禾玉雕艺术工作室”,实现了我个人艺术事业的独立与突破。
2024年,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播玉文化,我创立了“揭阳市風禾玉文化有限公司”。自那时起至今,我一直担任该公司的设计总监与财务总监,致力于将我的艺术理念与商业实践相结合,推动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的作品在秉承传统精髓的同时,亦巧妙融汇了现代雕塑艺术的精粹,打造出既贴合现代人审美又不失雅致风范的新式佳作。在技艺方面,我擅长驾驭各种手法,无论是圆雕的饱满细腻、半圆雕的巧妙过渡、浮雕的层次分明,还是通雕的立体通透,均能游刃有余地应用于作品创作之中。在题材选取上,我力求新颖独特,主题鲜明,使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深邃的意涵与视觉冲击力。在造型设计上,我追求形态的优雅与结构的合理性,注重作品的层次感与空间的深度,使之在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时尚的韵味。最终,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实用的价值,更兼具了高度的观赏性,实现了实用与美学的完美融合,呈现出了独特而动人的艺术风貌。
2019年第十四届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塈中国扬州工艺美术精品展上,作品《花好月圆》获得《玉缘杯》玉石雕精品大赛银奖。
2021年11月作品《四大美女》在揭阳市工艺美术“莲花奖”评选活动中荣获银奖
2021年11月作品《轮回》在揭阳市工艺美术“莲花奖”评选活动中荣获铜奖
2023年6月年玉雕作品《不动明王》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
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中获得铜奖
2023年7月作品《南海观音》在2022-2023·揭阳市工艺美术“莲花奖”中获得银奖
2023年12月个人被揭阳产业园玉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授予揭阳市产业园优秀青年玉雕工艺师
2023年12月作品《飞天》在2023年“天下玉石 闽派工艺”玉石雕刻、设计云展中获得一等奖。
2023年12月作品《梅松双鹤图》在2023年“天下玉石 闽派工艺”玉石雕刻、设计云展中获得二等奖。
2023年12月作品《画龙点睛》在2023年“天下玉石 闽派工艺”玉石雕刻、设计云展中获得三等奖。
2024年1月作品《龙腾四海》在第二届“琢百花杯”手工原创精品展中荣获金奖
2024年1月作品《龙王护法》在第二届“琢百花杯”手工原创精品展中荣获金奖
玉石以其细腻的质地、温润的光泽,自古以来便深受中国古人的喜爱与崇敬。古人将玉石的特质赋予了“仁、义、智、勇、洁”等高尚品德,这“五德”不仅成为衡量人品的标准,也构筑了“君子比德于玉”的深远学说。在这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玉器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包括政治价值、礼仪功能、宗教意义、经济价值以及装饰作用,这些共同构筑了中国玉文化的坚实基础。这份璀璨的文化遗产,历经新石器时代至今,跨越了六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依旧熠熠生辉。
作为新时代的玉石设计雕刻从业者,我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有责任将这份宝贵的玉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我游历四方,聆听众多前辈的谆谆教诲,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点浅见:
欲在玉石创作上有所建树,须得遵循四大要旨:
一者,坚定文化自信,深耕文化理论知识,让古老的文化精髓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与灵感;
二者,深谙玉石材质之道,通过对材料的细致观察与深入分析,掌握其独特的韵味与特性;
三者,不断提升审美情趣,拓宽视野与思维,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多元的艺术风格;
四者,对技艺的追求永无止境,精益求精,勇于突破自我,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与技巧。
每一块玉石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经历了亿万年的时光洗礼,蕴含着独特的故事与情感。作为创作者,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块玉石的语言,去解读它们的秘密,去体会它们的情感。即使面对不完美的玉石,我们也不应轻言放弃。因为正是这些不完美之处,才赋予了玉石更多的可能性和创作空间。我们需要根据玉石的大小、颜色、透明度以及瑕疵等因素,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谨慎雕琢,最终才能创作出令人赞叹的艺术品。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