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张春明 张春明
艺术值1000
向Ta提问

张春明,男,河南镇平人,生于1965年,玉雕师。擅长雕刻之作花鸟,炉瓶壶器皿的制作。1999年成立春明玉雕工作室,2003年将工作室从河南镇平搬迁至上海浦东。现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 姓名
    张春明
  • 出生年月
    1965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地
    河南省镇平县
  • 职业
    工艺美术师、玉雕师
  • 荣誉称号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 河南省玉雕大师 、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 人物关系

从艺经历

张春明,河南镇平人,生于1965年。1986年高中毕业后从事玉石雕刻行业,90年小有成绩被县玉雕厂录用。擅长雕刻之作花鸟,炉瓶壶器皿的制作。1999年成立春明玉雕工作室,2003年将工作室从河南镇平搬迁至上海浦东。在制作手法上也不断改进,以河南的粗犷大气造型为基础,加上海派的精巧细琢为工艺高点,深度研究作品的整体美观。2004年获得“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

主要成果

《喜鹊闹梅》荣获2003年中国玉雕“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梅花玉壶》荣获2003年中国玉雕“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云龙瓶》荣获2004年中国玉雕“天工奖”金奖。
《狮钮衔环炉》荣获2005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银 奖
《戏狮炉》荣获2006年北京工美 “玉鼎杯”银奖
《菊花壶》荣获2006年中国玉雕“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鸭壶》荣获2006年中国玉雕“天工奖”最佳工艺奖
《辟邪平安》荣获2006年中国玉雕 “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 瓜壶》荣获2006年中国玉雕  “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瓶》荣获2008年河南玉雕“陆子冈”金奖
《提梁梅花壶》荣获008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银奖
《 玉碗》荣获2008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最佳工艺奖
《三足炉》荣获2008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最佳工艺奖
《提梁壶》荣获2008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优秀作品奖
《凤尊》荣获2008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优秀作品奖
《观音》荣获2009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金奖
《宝月瓶》荣获2009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银奖
《痕都斯坦壶》荣获2009年中国玉雕“百花奖”金奖
《松竹梅瓶》荣获2009年中国玉雕“天工奖”铜奖
《三友壶》荣获2009年中国玉雕“天工奖”优秀作品奖
《双耳瓶》荣获2010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优秀作品奖
《事事如意三足香炉》荣获2010年中国玉雕“神工奖”最佳工艺奖
《宝月瓶》荣获2011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金奖
《松鹤延年瓶》荣获2011年河南玉雕“陆子冈杯”银奖
《葫芦瓶》荣获2012年上海玉雕 “神工奖”金奖
《玉碗一组》荣获2012年上海玉雕  “神功奖”铜奖
《喜上眉梢瓶》荣获2013年中国玉雕“天工奖”铜奖
《绝世双骄瓶》荣获2013年中国玉雕“神功奖”金奖
《蒜头瓶》荣获2013年上海玉雕“神功奖”金奖。

从艺感悟

经过多年的历练,慢慢成长为经验丰富、思维活跃、不拘泥于固定题材的玉雕师,尤其擅长和田玉器皿件和佛教人物的设计创作。一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汲取创作源泉和灵感,呈现出浑然大气的风格。“做大件要有大胸怀,要有高超的艺术眼光和高超的功底,能让大家认为是传世的东西。”雕刻一定不能着急,很多作品都是“雕一雕、停一停、放一放”,为了追求整体美观度,很多时间得等到想出完善的设计思路再继续动手。大件玉器的雕琢,需要花上两三年时间甚至更久。国之重器,越是大件玉器越考验人的雕刻水平。我们做出来的作品,别人一看就能感受到这是大国工匠的水平,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现在50多岁了,从事玉雕行业30多年了。我一直在想,怎么能做出更好、更完善的作品。我们做雕刻、做艺术,不是给个人的,是给后人的,让他们过很多年后还能看到前人是多么聪明,看到我们代表了时代精品、艺术眼光和技术水平。”“现代的玉雕技术比古代更好,做出来的玉更无暇更精美,我们希望能够用最前沿的技艺来创造更好的玉雕作品,同时还能够传承祖先的智慧和文化的精髓。”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张春明的作品-张春明玉雕作品

参考资料

张春明指尖上的中国:
为玉雕而生的“张大千”镇平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也是“中国玉雕之乡”。1965年3月,张春明就出生在镇平县的一个小乡村,他的父亲、二叔、三叔都是玉雕手艺人。也许是家族氛围的熏陶,也许是天生的敏感,张春明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灵性。“小时候特别喜欢观察,看看动物、看看植物,还喜欢动手做东西,比如泥巴人。”认识张春明的人是这样形容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看过的东西都会做,像电脑扫描仪一样。”这时候的张春明,就特别喜欢旧家具这些“老物件儿”,常常自己花时间琢磨,他能发掘出这些“老物件儿”上特有的美和文化内涵。而这些爱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张春明与玉雕艺术的不解之缘。1986年高中毕业后,张春明开始自学绘画,并钻研玉石雕刻技艺。1990年,小有心得的张春明开始到镇平县城玉雕厂学习,跟着鲁明均大师学习花草和动物的雕刻技术,并且在学习花草期间,又和瓶素车间的纪景耀老师学习了瓶素,这年他才25岁。虽然拥有着惊人的天赋,但勤奋好学、刻苦踏实,是他给几位老师留下的更为深刻的印象。为研究雕刻技艺,“废寝忘食”是张春明习以为常的现象,他一谈起玉雕就眼神发亮:“我们做艺术的人,如果遇到设计不好的时候,就会吃不进饭、睡不好觉,一直思考这件事,到最终突破难点、画出图纸为止。”而在镇平玉雕厂的那段学习时光,可以说影响着张春明一生。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智慧,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他渐渐领悟到,学玉雕应该先学做人,在他手上,玉雕逐渐从一种技艺变成了一门艺术,而今又成了一脉文化的传承。从技术到艺术 从玉品到人品玉雕技艺突飞猛进的张春明,在钻研过程中萌生出了非常多的创新想法,2000年,他带着几个徒弟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但工作室成立初期,张春明并不能立刻实践自己的创意,由于资金短缺、人手少、设备不全、玉料少等多重困难,他只能边雕刻自己的作品,边对外接收玉料加工业务。一块玉石在开采出来之后,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才能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精美无比的玉雕艺术作品。而玉石的好坏判断、玉料的加工方式,都非常依赖玉雕手艺人的经验、技艺以及诚信。比如雕刻过程中,根据玉石原材料的纹理变化,我们会遇到不同的难题,而有些难题不能用现有的工具来解决,张春明就会自己创造出新工具来进行突破。举例通俗地说,玉瓶的雕刻一般需要在内部“掏出一个肚子”,为了保证作品完整度,玉雕手艺人通常选择从瓶口伸入工具进行作业。但讲究审美艺术的玉瓶口都很窄,掏薄瓶身的工具更要比瓶口还来得纤细,因此工作难度很大。这个问题存在了很多年,而张春明对着玉瓶思考了很久,他自行设计了好几版工具图纸。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工具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突然有一天,他灵光一闪,想到如果工具从瓶口进入之后可以自动膨胀,那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他渐渐领悟到,学玉雕应该先学做人。而张春明正是由于为人讲信誉,勇于钻研又玉雕技术娴熟,能够将每一块材料都运用到极致,被同行所认可,渐渐名声远扬。在追求技艺提升的同时,张春明不忘审美的塑造。天生对美感有独特体会的他,喜欢博览群书,欣赏字画儿,逛逛故宫这些历史文化遗址,“无论是现代玉界还是古代的玉器,能做到什么程度我都要心中有数。等于有把尺子放在我面前,我把古代和现代的东西都融到我的心里了。”张春明认为,要想有突破,必须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发扬自己的优势。正因如此,他的审美风格自成一派,每个作品都要体现超人的思维。“我们不违背玉雕元素的情况下,经常有突破。”他觉得,玉雕已经不仅仅是技艺,而是一种艺术,付出了他的心血,“每件作品都像我的孩子一样,购料、设计、制作,每个过程我都不马虎,我们业界的朋友都在说,我们的东西是别人没办法复制的。”最初他们制作的都是白玉,有客人开始跟张春明交心:“你们这么好的工艺为什么只做白玉?不如做和田玉。”和田玉是最尊贵的玉种,也是非常有投资价值的玉品,如同高超的绘画水平需要配合最好的纸张笔墨,精湛的玉雕技艺也需要配合顶级的玉料,张春明开始专心钻研和田玉的雕刻。“我们用重金购买顶级玉料,做最好的东西。”张春明的儿子张向祎说道,和田玉籽料是鹅卵石状的,在河床里挖的时候要用机器筛选,有大有小,而他们的籽料来自于和田玉最好的产地新疆和俄罗斯。“俄罗斯矿那边看我们东西做得好,就让我们组织了一批人直接去矿上挑原料,矿主优先跟我们合作。”张向祎非常熟悉挑选原料的过程,也实践了张家原料采购的严格标准。由于中国玉石市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个别现象,很多消费者害怕受骗而抑制了自己的购买需求。这点在张家买玉却绝对不用担心,据张向祎介绍,一般辨别和田玉是否顶级,一看产地,新疆、俄罗斯,缅甸出产的和田玉品质较好;第二看颜色,所有的玉以白色最好,白玉比黄玉、青玉贵;第三是润度,比如羊脂玉,摸起来不会干涩。他认为,玉是精神寄托的东西,大家会从普通消费品——观音、佛、手镯慢慢消费升级,玩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人的追求就可能会是大件的玉器艺术品。从艺术到传承 从价值到文化张春明一直在追求价值和艺术提升的道路上摸索。2004年,张春明创作的作品《云龙瓶》,荣获“天工奖”金奖,并载入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一年他还不到40岁。四十而不惑,张春明在他四十岁以后的几年里,收获了大大小小的奖项认可。《白玉戏狮炉》荣获2008年“陆子冈杯”金奖;《松竹梅瓶》荣获2009年“天工奖”铜奖;《事事如意-三足香炉》 获2010年“神工奖”最佳工艺奖;《狮钮象耳衔环炉》荣获2010年“陆子冈杯”银奖;《宝月瓶》荣获2011年“陆子冈杯”金奖;《松鹤延年长颈瓶》荣获2011年“陆子冈杯”银奖。在创作宝月瓶的时候,张春明严格要求作品的线条流畅,设计双耳更是创新采用穿插的雕刻技法,将双耳的灵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经过多年的历练,张春明慢慢成长为经验丰富、思维活跃、不拘泥于固定题材的“中国玉雕大师”,尤其擅长白玉器皿件和佛教人物的设计创作。他一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汲取创作源泉和灵感,呈现出浑然大气的风格。“做大件要有大胸怀,要有高超的艺术眼光和高超的功底,能让大家认为是传世的东西。”已经被称为“大师”的张春明豪气万丈,“我们做玉镯、玉饰这样的小件是太容易的事了。做大件玉器才是收藏级的追求。”他丝毫未减退对玉的半分热情,几乎每天都吃住在工厂里,与玉共舞。在张春明看来,雕刻一定不能着急,他们的很多作品都是“雕一雕、停一停、放一放”,为了追求整体美观度,会等到想出完善的设计思路再继续动手。可能某些大件玉器的雕琢,需要花上两三年时间甚至更久。国之重器,他认为,越是大件玉器越考验人的雕刻水平。“受材料和技术的限制,一般人雕不好这些东西,他们没有很新的思想理念、加工工具。”再加上大件玉石材料特别贵重,如果一件、两件都失败了,这是难以承受的。而他们做出来的作品,别人一看就能感受到这是大国工匠的水平,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现在50多岁了,从事玉雕行业30多年了。我一直在想,怎么能做出更好、更完善的作品。我们做雕刻、做艺术,不是给个人的,是给后人的,让他们过很多年后还能看到前人是多么聪明,看到我们代表了时代精品、艺术眼光和技术水平。”张春明感叹。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玉石本是皇族贵族才会把玩的宝物,尤其是和田玉,真正承载了中国玉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技术们一茬茬收割殆尽,一些玉文化也在逐渐被遗忘。“中国文艺存在断代,很多人没有深入研究:什么时候有这个东西?这些东西在古代起到什么作用?以前为什么这么讲究?”张向祎表示,“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玉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他从父亲张春明那里完整地继承了玉文化的理念,并希望能继续发扬光大,“现代的玉雕技术比古代更好,做出来的玉更无暇更精美,我们希望能够用最前沿的技艺来创造更好的玉雕作品,同时还能够传承祖先的智慧和文化的精髓。”据张向祎介绍,他们在研发玉器新品,“我们设计团队有年轻人,对审美潮流很有敏感度,新设计作品会依托传统,推陈出新。”而这也能与现有的玉器作品互补,对新生代产生吸引力。“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有太多东西可以拿出来,有手镯、如意锁、观音、佛。”张向祎说道,比如古时候为什么要带手镯,这是让人做事情不要毛毛躁躁,能够静心。他们希望依托玉品来传播广博的中国文化。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从艺经历
  3. 主要成果
  4. 从艺感悟
  5.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