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娄孝铎
艺术值
向Ta提问

娄孝铎,艺名“大娄”,生于1969年1月,山东兰陵人,娄氏根艺第四代传人。国家根艺美术师,山东省根艺大师,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承人、十大模范传承人,兰陵县十佳文艺人才,兰陵县文化之星等荣誉称号。

  • 姓名
    娄孝铎
  • 出生年月
    1969-01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地
    山东省兰陵县
  • 职业
    根艺艺术家
  • 荣誉称号
    国家根艺美术师 、 山东省根艺大师 、 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承人 、 十大模范传承人 、 兰陵县十佳文艺人才 、 兰陵县文化之星
  • 主要成就
    2000年与爱人杜法玲创办沂蒙根艺苑
  • 人物关系
    家族历代传承

社会职务/身份

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
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观赏石协会理事
山东省根艺委员会理事
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兰陵县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
兰陵县根艺委员会会长
曾任中国第八、九、十届根石展组委会委员
中国第四届会员代表
组织参加山东省第三、四、五、七、九届根石展
山东省第四届“鲁风”展任主评委
山东省第九届根石展任评委

从艺经历

       兰陵娄氏根艺,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是娄氏十四世祖娄殿魁所创,后传于十五世娄喜春,十六世娄荣德,十七世娄孝铎,十八世娄渊祥。娄氏根艺现已经历三个朝代,传承五代人,一百六十多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根艺世家。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沂蒙根艺苑

       娄孝铎,艺名“大娄”,生于1969年1月,山东兰陵人,娄氏根艺第四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娄荣德学习根艺创作,后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创始人、中国根艺美术理论的奠基者马驷骥先生收为入室弟子,2000年与爱人杜法玲创办沂蒙根艺苑。

 

兰陵压油沟风景区沂蒙根艺苑

        娄氏根艺现有展馆四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沂蒙根艺苑、兰陵压油沟风景区沂蒙根艺苑、临沂沂州古城娄氏根艺馆、兰陵惠东社区娄氏根艺美术馆。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主席马驷骥,副主席马维民赞誉为“天人合一,浑然天成。是中国根艺美术界自然形根艺的代表”。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杨汝岱、张思卿、刘晓峰、政协常委刘广运及轻工业部部长陈士能等多位领导高度赞扬。大型根艺作品《珠联璧合》、《老子出关》被誉为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镇园之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赞誉:“做工精湛,形象奇特,世间瑰宝。”省长郭树清,副省长王随莲、赵润田赞誉:“稀世臻宝,镇园之宝。”2019年6月,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及省市县领导,视察兰陵压油沟风景区娄氏根艺馆。对兰陵娄氏根艺世代传承,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为中央电视台《乡村大舞台》设计创作《圣蒜在握》奖杯三尊。

主要成果

荣获全国及国际艺术展各类奖百余项,多篇根艺论文被评为“国家级根艺优秀论文”、“省级根艺最佳优秀论文”,被多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登载宣传。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单位及个人收藏。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山东艺术学院第八期核木雕班结业。应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邀请,为聚匠官网讲课。迄今为止,指导教授各地学员多人,儿子娄渊祥、儿媳牛春兰也被培养成优秀的根艺人才。


从艺感悟

一、“关于七分天成三分雕刻”

        所谓七分天成,不管你使用的是废根也好,腐朽根木也好,但整体根的十分之七部位一定不要乱雕乱刻,除必要的工艺处理外,去皮一定要清洁,自身纹理尽量保持完美,腐朽根,一定要把腐烂之处清理干净,到硬质地为佳,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形状。三分雕刻,如果能把三分充分利用减少到两分,甚至一分,起到画龙点睛为最佳,不过要把握好这个关,一定要掌握好这个量。
二、“雕与不雕应因材施艺”

        关于根艺作品雕与不雕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该雕或不该雕,根艺制作两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是无谓的。有人把它称之为根雕派和根造型派这是不符合逻辑的,也是于常理不相容的,因为我们的创作原则是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一些废弃树根形状不同,受损程度也各有所异,在创作时必须因材施艺。有人这样问我:“你是根雕派还是造型派”?我用开玩笑似的话语回答他们:“我既是根雕派,又是造型派,但我绝对不是两面派”。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认为根艺制作雕与不雕,这个话题就好比谈论生活中,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与画蛇添足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个画家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一条龙,其它部位画的都非常到位,唯一没有画龙的眼睛那么这条龙就没有动感就缺乏活力,是一种静态的。只有把眼睛给它画上它才有生命力,才有动感,才能活,才有灵性。如果是画的一条蛇,你非把它按照龙的样子给画上足,这样既不符合自然规律又与物象不相通,顶多算是自作多情。

       在根艺制作上有的画龙点睛,有的大刀阔斧,也有一刀没雕的造型根。动刀多少,这一切都取决与根材的自然形状,是根材的造型所决定的。整体说根艺要因材施艺就得概括为根艺派。

三“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根艺美术之所以能成为大众艺术,多数人喜闻乐见,甚至不惜重金购买收藏,关键在于它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天、地、人合作之佳作。根艺家把原来并不美甚至丑陋不堪的废弃之物,经过精心细作加工成为美丽的艺术品,并成为世间独一无二的专利品。
       人们废弃不能正常使用的根材,有的废弃时间很短,没有腐朽,有的废弃时间较长,经过风雪雨露的洗礼和烈日严寒的考验,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里,到最后当成烧火柴甚至永远腐烂掉。但是在无意中被我们根艺家发现就会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收藏好,带回家甚至创作出一些精品来。

四“根艺作品应具备诗情与画意”

        每件成功的根艺作品虽然不是诗,但是它必须具备诗情。不是画但必须具备画意。一件好的根艺作品,讲的就是一个完美的故事,所以在根艺创作时命题是关键,故名思意,命题既不要脱离主题又要含蓄优雅。我的大部分根艺作品都有配诗,所谓配诗就是对作品的领悟和根艺内涵的诗情与画意的心得表白。一件好的成功的作品不仅自己能体会出它的诗情与画意,就连真正能观赏它内在美的观众,在观赏根艺作品的同时就像在读一首诗和赏一幅美丽的画,因为观赏根艺作品,它会给你一种美的享受,它会给你很宽阔的想象空间,任意你去凭空想象。这一点是诗与画不能替代的,反之他能替代诗与画。作者可以不用语言的表白,不用文字的书写,这一切寄托在根艺作品上,就能把作者的心声反映出来。乃犹如一首没有文字的诗篇,一段无法聆听的语言,一曲闻不到音响的乐曲,又可谓脱颖而出的画卷。
 五“与时俱进反映当代风采”

       小根要做出大文章来,记录当代风采,反映祖国改革开放以来辉煌的业绩成就,同时也要象唐诗宋词一样,把新中国根艺美术推向一个新的创作高潮,既反映了祖国根艺美术的艺术风采和魅力,又反映了祖国太平盛世的大好成就。

       艺术创作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应当多多创作一些与时代同步、反应社会面貌、弘扬正能量的艺术作品。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娄孝铎的作品-娄孝铎根艺

人物评价

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主席马驷骥:“中国根艺美术界最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根艺家”;

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馆长沈希诚:“艺苑奇才”;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人品、作品以及作的诗,处处显示的就是沂蒙精神”;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革命思想、老区精神”;

中央美院教授钱绍武:“艺苑新秀”;

著名美术史学家常任侠夫人郭淑芬:“艺术界的精英”;

著名漫画家、根艺家陈企衡:“得意弟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张言:“后起之秀”;

武警森林部队政委、书法家尹成富将军,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根艺家季崇武将军:“来自山东的艺术大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来自老区的民间艺术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德利:“实在的山东人”;

根艺家、美工师冯立东:“苍山县走出根艺误区的第二人”;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院长李中华:“娄氏根艺是齐鲁大地一枝花”;

好友诗人赵平修:“玉指能赋千首诗,妙手擅绣万丛花。美雕秀诗相辉映,一代秀气出娄家。”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社会职务
  3. 从艺经历
  4. 主要成果
  5. 从艺感悟
  6. 人物评价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