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陈宗艺 陈宗艺
艺术值1036
向Ta提问

陈宗艺,男,(副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高级技师),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百强工匠、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深圳市工艺美术大师、深圳非遗传承人、深圳珠宝工匠、深圳卓越工匠、深圳工匠导师、深圳市技能之星、深圳最美就业人称号。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广东省工匠代表,艺术领域创作者。

  • 姓名
    陈宗艺
  • 出生年月
    1987 年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地
    福建闽侯
  • 职业
    工艺美术、玉石雕刻师
  • 职称
    (副高级)工艺美术师 、 一级(高级技师)
  • 毕业院校
    福建省美术学院美术专业
  • 荣誉称号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百强工匠 、 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 、 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
  • 主要成就
    陈宗艺是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国家级高级技师,在玉雕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荣誉称号:2016年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称号。2019年被授予全国百强(雕刻)工匠。2021年获龙岗区“职工技能之星”称号,同年被授予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2024年获“龙岗珠宝工匠”称号。作品奖项:其玉雕作品在国家级及省级展览评比中获16项金奖、30项银铜奖项。如2016年作品《观劝众生》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2017年《玉面千手》获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全国美展金奖,《忠义》获得全国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匠杯”最佳创作奖,《悟》获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最佳工艺奖。当代玉雕艺术家作品金杯。专利与版权:拥有4项外观设计专利、39项国家版权证书。行业贡献:2021年成为“陈宗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培养了众多玉雕人才,带出了十六名徒弟,培养了60余名玉雕人才,为玉雕技艺传承和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人物关系
    徒弟:苏德保、梁知淦、陈宗林、陈耀权、陈占钰、杨为东、郑祚亮、郑能顺、梁齐雅、徐志远、雷加木

从艺经历

    陈宗艺,男,汉族,1987 年 1 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美术专业,2004 年 7 月参加工作,从事工艺美术珠宝玉石行业,拥有(副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珠宝首饰设计、玉雕、绘画等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工匠导师。

所获荣誉称号:

2016年,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中国玉雕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称号;2019 年获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百强工匠称号;2021 年获得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称号;2023 年获得深圳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24 年获得深圳卓越工匠、深圳工匠导师称号;2024 年获得深圳市龙岗区珠宝工匠称号;2021 年获得深圳市龙岗区技能之星称号;2022 年获得深圳市龙岗区首届最美就业人称号。2021 年被命名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2022 年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广东省工匠代表。

从事玉雕技艺研究工作达 21年,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玉雕技能。 2022 年获得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俏色技艺)传承人。2021 年参与编撰《深圳当代工艺美术》下册,记录了琥珀历史的文化发展、工艺及制作流程的技术编撰。

获得奖项:

2016 年作品《观劝众生》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奖金;2017年4月,作品《玉面千手》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全国美展金奖;2017 年作品《悟》荣获中国玉石雕刻行业最高奖项“天工奖”最佳工艺奖;2017年荣获中国“当代玉雕艺术家”金杯;2019 年作品《忠义》荣获全国手工艺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国匠杯”最佳创作奖。玉雕作品在国家级及省级展览评比中斩获 19项金奖、36项银铜奖项,拥有 4 项外观设计专利、2 项国家版权、39 项广东省版权证书。

2021年12月,作品《水月凡尘》被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永久收藏。

2021年4月,作品《大自然与犀牛》被深圳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7年3月,作品《悟》《我佛宝宝》《一品青莲》入藏深圳市宝安区世纪琥珀博物馆收藏。

2020年7月,作为《深圳历史变迁的参与者、见证者、收藏者》被深圳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带徒经历:

2007 年起,扎根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原“布吉”)三联村,开设个人工作室,开启了雕琢艺术与培育匠才的征程。在工作室的方寸天地间,陈宗艺以精湛技艺亲身示范,对徒弟们进行手把手指导。无论是复杂精妙的浮雕技艺,还是巧夺天工的立体镂空雕刻、俏色技艺,他都倾囊相授,毫无保留。经他悉心教导,苏德保、梁知淦、陈宗林、陈耀权等十六位徒弟脱颖而出,在技术难题面前游刃有余,成长为行业新星。

时至今日,徒弟们佳绩频传,3 名中级工艺美术师、2 名高级技师、1 名助理初级工艺美术师相继崭露头角,为珠宝工艺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强劲动力。陈宗艺在“师带徒”传帮带之路上的辛勤耕耘,不仅挖掘与传承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工匠导师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累积活动 10 余场,受益职工 230 人次。2022年8月陈宗艺工匠事迹,被选写入“两岸三地”,厚植工匠精神,傳承玉石文化,更如涟漪般在行业内扩散开来,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投身工艺传承大业,续写匠心华章。

参加出席活动相册

技艺简介

玉雕俏色技艺项目简介

1. 项目名称

玉雕俏色技艺,俗称巧色、巧雕,是玉雕工艺中以巧妙运用玉石天然色彩和纹理进行创作的独特技法,属传统美术手工雕刻技艺类别,当代玉雕艺术家陈宗艺是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 历史沿革

玉雕俏色技艺历史久远,其发展与玉雕紧密相连:

起始阶段,伴随玉雕出现,早期工匠凭借对玉石天然色泽的初步认知进行简单创作。

宋元时期,宫廷设立“玉院”,推动玉雕技艺的规范化与体系化,俏色技法在这一时期于宫廷创作中逐渐得到应用与发展。

明清时期,宫廷玉器造办处汇聚各方能工巧匠,此时俏色技艺走向成熟,形成了更为系统的创作理念与方法。

近代,以“玉雕四大国宝”为代表作品,将俏色技艺推向鼎盛。此后,宫廷玉雕技艺流入民间,持续传承发展。

2008年,“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2月,玉雕俏色技艺被列入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玉雕俏色技艺入选《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品牌发展白皮书》品牌发展典型案例,标志着其在区域文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为其传承与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3. 地理分布

在现代,玉雕俏色技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发展态势:

广东省是重要传承地,深圳、广州、揭阳、肇庆四会等地,以陈宗艺为代表的传承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引领当地玉雕俏色技艺的发展。

作品通过各类展览、文化交流活动在全国多地流通展示,常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等城市的文化博览会中亮相,扩大其影响力。

作为玉雕技艺的重要分支,在传统玉雕产业集中区,如江苏苏州、扬州,河南南阳,云南瑞丽等地,也融入当地玉雕特色,不断交融发展。

4. 观念、知识及表现形式

观念:秉持“天人共造”的核心理念,将玉石天然色彩从单纯的地质特征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高度强调尊重玉石本色,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知识:雕刻者需全面掌握玉石的天然属性,如色彩、纹理、质地等专业知识,同时熟悉切割、叠挖、琢磨、漏掏、勾撤等雕刻技法原理,并具备深厚的美学、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储备,从而精准解读玉料特性,赋予作品深刻的艺术内涵。

表现形式:综合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形式,结合各类雕刻技法,依据玉石天然色泽与纹理进行定制化创作,实现作品造型与色彩的完美融合,使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5. 代表性特征

作品特征:以天然色彩为创作核心,实现“依色赋意”。每块玉石的色区分布独一无二,创作者需精准把握其特性进行专属创作,通过精妙构思激活玉石的天然色彩,不进行染色或遮盖处理,让作品呈现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例如陈宗艺的墨玉作品,利用黑白分明的特质,将黑色部分雕琢为大熊猫的黑眼圈、耳朵和四肢,白色部分塑造腹部;竹叶部分采用调水工艺雕刻,增强立体层次感,呈现出水墨画般的写实效果,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跃然石上,实现造型与色彩的完美融合,且每件作品都因玉料独特而不可复制。

典型作品:陈宗艺创作的《水月凡尘》《悟》《大自然与犀牛》等作品,在全国性文化博览会以及“百花奖”“天工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国匠杯”“当代玉雕艺术家”作品展等玉雕赛事中荣获30余项国家级金奖、银奖,多项铜奖和“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等奖项。其中,《水月凡尘》被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大自然与犀牛》被深圳市博物馆收藏。陈宗艺的玉雕俏色技艺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海内外友人的关注、赞赏与收藏。

6. 传承方式及传承谱系

 传承方式:主要以师徒传承为主,师傅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艺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注重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徒弟对玉料的敏锐感知、理解能力和创作技巧。同时,也借助学校教学传承,在专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系统传授玉雕俏色技艺知识和技能。

传承谱系:陈宗艺作为玉雕俏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投身行业21年,已培养2名高级技师、3名中级工艺美术师,以其为核心形成了清晰的传承脉络,其“柔和变通”的独特雕刻技术风格在传承过程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7. 技艺特色和风格特征

技艺特色:核心在于“依色取巧、浑然天成”。与普通玉雕工艺有本质区别,在颜色定位上,以色彩为设计灵魂,而普通玉雕常将颜色视为次要因素并打磨剔除;创作逻辑上,先分析玉料颜色,依据颜色构思后进行定制化雕刻,普通玉雕则是先定题材再选料雕刻。同时,不改变玉石天然颜色,通过精妙构思保留天然,凸显玉料独特性。

风格特征:陈宗艺形成了“柔和变通”的独特风格,其作品在色彩运用与造型融合上,展现出灵动与和谐之美,既体现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又融入了现代审美与创新思维,兼具巧思与工艺精度。

8. 社会功能及遗产价值

社会功能:作为传统技艺,承载着丰富的玉文化内涵,通过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向大众传播独特的审美观念与深厚的文化传统;在经济领域,有力推动了玉雕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创新成果在行业内具有示范引领意义,如陈宗艺作为工匠代表入选“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彰显了该技艺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

遗产价值:

历史价值:清晰见证了玉雕技艺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发展历程,延续了数千年的玉文化传承,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艺术价值:将天然色彩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实现“天人共造”的艺术境界,众多作品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奖,受到海内外认可,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

科学价值:蕴含着对玉石特性的深入认知和雕刻技法的科学运用,为玉雕工艺研究、材料科学研究等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研究依据。

9. 保护情况

玉雕俏色技艺因其独特的价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保护:

2023年被列入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入选《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品牌发展白皮书》品牌发展典型案例,获得官方层面的保护认可与推广支持。

传承人陈宗艺等积极参与全国性展会与赛事,推广技艺,其作品获得国家级外观设计专利和50余项国家版权证书,以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助力技艺传承。

行业通过举办交流大会、博览会等平台,展示技艺成果,促进传承与创新,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学习这一传统技艺。

主要成果

2022年4月27日至29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承办,深圳市总工会、广东职工技术协会协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发来的贺信,对工匠的肯定与鼓舞。陈宗艺工匠技能创新成果突出显著被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受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总工会受邀作为广东省工匠代表参加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致力于弘扬工匠精神,传统文化现场展示交流。

2022年7月21日,深圳市龙岗区人力资源局隆重举办龙岗首届“最美就业人”颁奖仪式暨2022年龙岗区职业指导下基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龙岗首届“最美就业人”代表享受尊崇礼遇,局领导表彰大会上授予陈宗艺龙岗首届“最美就业人”称号!

2022年8月陈宗艺工匠事迹,被选写入“两岸三地”,厚植工匠精神,傳承玉石文化。

用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在新起点上继续逐梦前行。以“最美就业人”为榜样,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的 社会风尚。

荣誉表彰与获奖相册

从艺感悟

陈宗艺:玉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我叫陈宗艺,出生于福建闽侯,自幼便对绘画充满热爱,儿时喜欢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这份热爱如同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后来研修美术专业,也让我顺理成章地踏入了玉雕行业,开启了逐梦之旅。

2004年,我来到深圳龙岗,正式投身工艺美术玉石雕刻领域。2007年,创立了宗艺玉雕工作室。从最初的学徒,到能够独立出品作品,再到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艰辛。我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研究各种玉石的特性,学习传统的雕刻技法,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独特性。

在多年的创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玉雕不仅仅是对玉石的雕琢,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每一块玉石都有它独特的形状、纹理和颜色,作为玉雕师,需要尊重这些先天之形,因材施艺,赋予玉石新的生命和内涵。比如我创作的螃蟹《八方来财》,原石黑白两色,黑色部分恰似中国水墨,我便将其设计成一只螃蟹,背景为透明的水质,这样的设计巧妙展现了原石的特色,让螃蟹看起来活灵活现 。

为了让玉雕作品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我在创作时会结合工笔绘画技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力求将玉雕工艺从实用珠宝翡翠装饰品用途发展成纯艺术观赏的“玉雕石上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经常参加全国各地的玉雕作品和工艺美术大展,开拓自己的眼界,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也传播深圳的玉雕技艺和品牌。

从业这些年来,我收获了一些荣誉,作品在国家级及省级展览评比中获得了16项金奖、30项银铜奖项,还获得了4项外观设计专利、39项国家版权及广东省版权证书 。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激励。我明白,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终点,我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除了个人创作,我也非常重视玉雕技艺的传承。从2007年开始,我带出了十六名徒弟,后来又培养了60余名玉雕人才。我深知,传统技艺需要年轻一代的传承和发展,所以我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他们,看着他们在玉雕行业中逐渐成长,我感到无比欣慰。2021年,“陈宗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交流和创新平台,我们可以在这里共同探讨技艺,共同进步。

未来,我将继续在玉雕艺术的道路上前行,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我希望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玉雕艺术;也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玉雕人才,让这门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陈宗艺的作品-陈宗艺玉雕
陈宗艺的作品-陈宗艺玉雕
陈宗艺的作品-陈宗艺玉雕
陈宗艺的作品-陈宗艺玉雕
陈宗艺的作品-陈宗艺玉雕
陈宗艺的作品-陈宗艺玉雕
陈宗艺的作品-01
陈宗艺的作品-022
陈宗艺的作品-
陈宗艺的作品-
陈宗艺的作品-
陈宗艺的作品-
陈宗艺的作品-
陈宗艺的作品-
陈宗艺的作品-

作品相册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作品相册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从艺经历
  3. 技艺简介
  4. 主要成果
  5. 从艺感悟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