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孟树锋

孟树锋,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出生在陕西铜川陈炉镇一个陶瓷世家,祖祖辈辈都是当地制作耀州陶瓷的艺人。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幼爱上了陶瓷,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小小年纪就随父亲、爷爷学习,还常常从父辈及村里的老艺人口中听到许多关于耀州陶瓷的历史传统和感人故事。在心灵里播下了一颗“耀州青瓷梦”的种子。

  • 姓名
    孟树锋
  • 出生年月
    1955-05-13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地
    陕西铜川
  • 职业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毕业院校
    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
  • 主要成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

从艺经历

孟树锋,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他出生在陕西铜川陈炉镇一个陶瓷世家,祖祖辈辈都是当地制作耀州陶瓷的艺人。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幼爱上了陶瓷,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小小年纪就随父亲、爷爷学习,还常常从父辈及村里的老艺人口中听到许多关于耀州陶瓷的历史传统和感人故事。在心灵里播下了一颗“耀州青瓷梦”的种子。
 
春去秋归,星移斗转,孟树锋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25岁的孟树锋毕业后回到养育自己的故土。在陈炉陶瓷厂一干就是十二年。铸铁成钢,寒梅吐香,期间他敢于锻造,全面恢复了已经濒临艺绝的陈炉民间瓷。而在时光的流转下,前辈们未完成的耀州瓷研究工作,一次次刺痛了他的心。1992年,他卸下厂长重任,开启了新的陶人追梦之旅。
 
孟树锋离开家乡后,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自费徒步游学,寻觅宋代名窑踪迹,走遍名窑产区,学习北方、南方的瓷器的历史文化、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他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匠人精神,终于战胜了一切制陶困难。2013年,孟树锋与恩师李国桢先生苦研三秋的仿唐代耀州窑燃柴窑炉,在陕西铜川市陶瓷研究所正式点火,各界陶瓷专家一致认为,仿唐代燃柴窑炉复原试烧基本成功,远隔了千年的陶人之梦初步变为现实,使失传千年的耀州青瓷重放异彩。
 
树瓷以德 锋出磨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孟树锋为人朴实谦和,热情坦诚,认为“诚”乃立品之源、“信”乃立身之本。他用一生从事耀州瓷的研究和开发,用心血将工艺铸入刀光中,用情感把灵气倾注到自己的作品中。
 
孟树锋认为,中国陶瓷艺术体现了尊重自然、道法自然的精神,青瓷更是借助大自然的生命色——青绿色,表现出温润敦厚的高尚品质,令人观之赏心悦目,陶冶性情。
 
翻开《孟树锋耀州青瓷作品集》、《耀瓷刻花三牛望归瓶》等数十件孟树锋精品,透过它们,你会为它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所赞叹。
 
孟树锋从事陶瓷艺术、技术、文物研究及陶瓷制作近五十年,随李国桢先生研究恢复了失传八百年的耀州青瓷。曾在香港、日本、北京数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获许多国内外大奖或被国家博物馆及单位和个人收藏。主持完成了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多项并获国家设计、发明专利;有《孟树锋耀州青瓷作品集》、《世代陶人——陶瓷大师孟树锋口述史》等专著及论文百余篇出版发表。担任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和教授,多次在央视《寻宝》栏目和央视国际.《专家鉴定室》栏目鉴宝讲座。

技艺简介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储备及练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七个方面。一件制品完成要经过采料、精选、风化、配比、粑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

主要成果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
国家“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唯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影响力的传承人”
国家“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研究专家。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研究专家。
获国家“中国陶瓷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等诸多荣誉。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孟树锋的作品-
孟树锋的作品-
孟树锋的作品-
孟树锋的作品-
孟树锋的作品-
孟树锋的作品-
孟树锋的作品-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从艺经历
  3. 技艺简介
  4. 主要成果
  5. 作品展示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