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取消

全国匠人大数据平台

点击加入

目录
正在收听 :
徐秀棠

徐秀棠,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937年12月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奖作品有《坐八怪》、《雪舟学画》等。

  • 姓名
    徐秀棠
  • 出生年月
    1937-12-09
  • 性别
  • 出生地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 职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主要成就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 人物关系

社会职务/身份

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江南大学客座教授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从艺经历

    1954年从师紫砂陶刻名艺人任淦庭学习陶刻,接受中国画及书法的基本功训练,进蜀山陶业社(宜兴紫砂厂前身)紫砂工艺学习班学习。
 

    1955年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厂前身)。
 

    1958年参加由轻工部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联办的"中国民间雕塑研究班"培训,结束后转入"中央工艺美院泥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1959年回紫砂厂。
 

    1959年调江苏省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雕塑处参加纪念碑浮圆雕创作设计,1962年回紫砂厂。

    1968年主持并试制成功高2.8 米的紫砂陶大型雕塑《毛主席去安源》。
 

    1972年恢复负责开展了多方面的创作设计研究工作,试制成功适合雕塑生产的泥料,采用色坭、镶嵌、琢毛等手法,并用"辉发釉"烧成雕塑,首次创作了《西游记人物群雕》在广交会上受到客商喜爱。
 

1973年主持总体设计了《银葵茶具》、《水利壶》、《鱼形文具》、《鱼纹瓶》等作品,运用瓷、竹、金属材质与紫砂工艺巧妙结合,如"瓷珠镶嵌"、"嵌银丝""色泥"、"锦纹""琢毛"等多种装饰技巧。
 

    1977年与江苏省雕塑家一起,在苏州东山紫金庵临摹18罗汉泥塑、用紫砂陶烧制小样,分别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单位存档。
 

    1978年创作了《萧翼赚兰亭》、《曹操煮酒论英雄》、《雪舟学画》等着意人物内心世界,形态逼真的作品,先后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宜兴陶瓷展览和全国陶瓷艺术展评活动获全国美术设计奖。其中《雪舟学画》投产后连续8年盛销不衰。与顾景舟合作撰写的《宜兴紫砂工艺陶》于1979年发表《江苏陶瓷》。之后相继创作一批以群体组合,文化名人和民间典故题材的作品,有《鉴真和晁衡》、《刘海戏金蟾》、《雨长喜珠》、《坐八怪》、《四代书法家》、《饮中八仙》等。其中《坐八怪》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中获一等奖。
 

    1986年 调宜兴紫砂二厂创建紫砂雕塑分厂,期间设计紫砂陈设陶《丙寅大吉》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

    1987年其到紫砂二厂任雕塑艺术分厂厂长热心于对青年的培养,并首创特大型陶艺,高162厘米、重172公斤的《净瓶观音像》,大型《花生》、《冬笋》、《灵芝》、《鼎狮熏香炉》等文玩陈设陶。他除从事陶塑创作之处,在综合陶刻、陶塑的基础上,设计创作一批别具风貌的紫砂壶有《龙凤壶》、《天威壶》、《灵豹壶》、《时袋壶》、《大平壶》、《竹报平安》等,并在镌刻铭款上做学问,作应时、应壶、应情之铭文。期间发表论文《紫砂陶刻艺术理论》,在《文汇报》举办"紫砂文化征文奖"中获得一等奖。还与顾景舟一起编辑《宜兴紫砂珍赏》,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0年其从宜兴与人文题材塑造雕塑艺术形象,主要有《供春学艺》、《紫砂艺人邵大亨》等。在"中国第二届紫陶艺术展览会"上发表新作《十八罗汉》。这些作品凭借艺术功能的发挥再创造,突出人文精神,演示整体形象,独具魅力。
 

    1989年赴日本访问。

    1991年受日本陶艺家明星大学的邀请访问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武常野艺术大学、明星大学陶艺系,并参观众多的展览和博物馆。
 

    1992年与胞兄徐汉棠应台湾省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到台湾访问,开展紫砂文化的两岸交流活动。1994年与日本著名陶艺家高弘先生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宜兴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1996年再度受台湾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访问台湾,发表《试说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作品受到台湾同行的极高评价,1996年获得中华民族文化薪传奖,发起主持"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
 

    1996年至今,建立并不断完善占地三十亩的长乐陶庄。

    从事紫砂工艺40多年,不仅在紫砂工艺上有较深的艺术造诣,而且研究中国绘画,书法,并将之融会贯通到紫砂工艺创作之中。创作了200多件紫砂陶塑优秀作品把传统技艺和现代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许多作品被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收藏。

技艺简介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纯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这是宜兴历代艺人根据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结构和各式产品造型要求所创造的。清末时期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时还为造型的平面变化提供条件,这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壶盖的制作最能显示出其工艺技术水平。圆形壶盖能通转而不滞,准合无间隙摇晃,倒茶也没有落帽忧;六方壶盖,无论从任何角度盖上,均能吻合得天衣无缝。所有这些独特的高难度的成型技法,是其他陶瓷产品无法比拟的。

主要成果

《紫砂陶刻艺术初论》获文汇报举办的"紫砂文化征文奖"一等奖。
 
《宜兴紫砂珍赏》副主编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中国紫砂》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徐秀棠砂陶艺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宜兴紫砂珍品》 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宜兴紫砂文化丛书》 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紫砂泰斗顾景舟》与山谷先生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景舟壶艺流别录》主编

从艺感悟

自己觉得身体还可以,可能以后还有想法能够做一些,不要是给人家看的东西都是老一套,见过面了人家就感觉不新鲜了,所以有能力的话也可以在艺术道理上再创新,给人家觉得你还在前进你还再有所提高,这样人家才会对你的作品感兴趣。

作品展示
作者授权发布,请勿盗仿

徐秀棠的作品-
徐秀棠的作品-
徐秀棠的作品-
徐秀棠的作品-
徐秀棠的作品-
徐秀棠的作品-
徐秀棠的作品-

匠人百科

微信“扫一扫”浏览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社会职务
  3. 从艺经历
  4. 技艺简介
  5. 主要成果
  6. 从艺感悟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