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因为家庭成分因素,曹阶铭从城关小学六年级毕业之后,在长青中学七年级还没读完,就被阻止于校门之外。
只有十五岁的曹阶铭,被父亲曹台洛带在身边。父亲在印刷厂负责排版,曹阶铭就边学边看,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各类字体熟悉于心,无形中为后来在砚雕设计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73年,歙县工艺厂要招收制砚临时工。居委会领导看到曹阶铭的艺术才华,便把他推荐到工艺厂。
两年后,在当时已经很有知名度砚雕世家汪律森来到厂里,看到曹阶铭做事勤奋踏实,心生爱意,最终他俩终成师徒,汪律森做的仿古砚以实用性为主,看似简约,雕刻图案不多,它特别体现线条,讲究砚池与砚堂的比例对称,有了名家的指点,曹阶铭进入了砚雕的精彩世界。
从事歙砚雕刻工作30多年,亲手制砚数千方,主要代表作品多次参加国家部、省作为国内外博览会的展品并获奖。仿古砚作品,被日本名流竟相收藏,安徽省博物馆穆孝天,李明回所著《中国安徽文房四宝》一书中,曾赞评在砚雕业中脱颖而出的曹阶铭等新秀,歙县《歙砚志》也记载砚雕新秀曹阶铭,由于该同志潜入研制砚雕技术、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艺术修养,成绩显著,在砚雕行业颇有影响,为传承砚雕技艺培养了数拾名砚雕人才。
代表作有“东坡赤壁游”、“唐模小西湖”、“歙州竹砚”、“松云砚”、“兰亭砚”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外工艺美术展览,被上层名流竟相收藏。1989年被评为歙砚工艺美术师,培养了数拾名砚雕新秀,并亲手制砚数千方,在砚雕行业颇有影响,现任歙县工艺厂(安徽歙砚厂)副厂长、歙砚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安徽省行知中学工艺美术班(歙砚的理论和制作)的老师。
技艺简介
歙石石质优良,莹润细密,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嫩而坚,砚材纹理细密,兼具坚、润之质,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焕然如新。被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
歙砚的制作以雕刻艺术为中心,砚雕分徽、粤、苏三大流派,而歙砚所属的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一般以浮雕浅刻为主,不采用立体的镂空雕,但由于受到砖雕的影响,之间也会出现深刀雕刻。歙砚利用深刀所琢的殿阁、人物等,手法比较细腻,层次分明,而砚池的开挖也能做到相互呼应,因而显得十分协调。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1327号